跳到主要內容

美「貧血復蘇」 就業惡化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8月07日 05:35
2010年08月07日 05: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就業市場惡化,昨公布的就業數據顯示,7月份非農業職位減少13.1萬個,較市場預期多1倍,失業率則仍維持在9.5%,進一步顯示復蘇失去勢頭。投資者憂慮前景,道指早段跌1%。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稱美國經濟面臨「貧血式復蘇」,認為奧巴馬要推出「設計得更好」的新救市方案。

非農職位大減 道指跌1%

美國勞工部公布,7月份非農業職位減少13.1萬個,遠超市場預期的6.5萬個。避險情緒主導下,美債價格狂升導致孳息暴跌。10年期美債孳息跌至2.83%的今年低位,2年期美債孳息再跌至歷史新低。國際金價升至每盎司1200美元水平的1個月高位。美元暴跌,美匯指數跌至80邊緣,日圓兌美元升至85水平,直逼15年高位。Pimco總裁埃利安(Mohamed A. El-Erian)昨稱,投資者愈來愈關注就業市場惡化對開支、企業盈利的影響。「美國國債市場早已反映出對美國失業問題影響經濟增長的憂慮,現在股市也追上了。」

剛宣布離職的白宮經濟顧問羅默昨強調,不擔心經濟雙底衰退,但警告復蘇之路未來可能會更顛簸。職位流失一大主因是人口普查結束,當局削減大批臨時職位。臨時人口普查職位減少了14.3萬個,目前仍有19.6萬個。私人企業職位增幅疲弱,只增加7.1萬個,較市場預期的10萬個少。失業率跟6月份一樣為9.5%,即有1460萬人失業,表面上雖較預期的9.6%稍佳,但主因實是有近460萬人放棄找工,離開勞動人口。7月勞動人口參與率(即在職及正找工作者)跌至64.4%,是1985年以來最低。美國傳媒稱,若勞動人口參與率維持在過去10年大部分時間的66%,失業率應為12.2%。布魯金斯研究所分析指出,美國經濟可能要11年半才能回復到衰退前的的就業水平。

經濟學家估計,美國職位要持續每月增加15萬個,才能令失業率回落。過去3個月私人職位平均每月增加5.1萬個,遠低於2至4月的15.4萬個平均增長。企業對增聘人手態度遲疑,分析員指企業都不想請人手,雖然不少企業次季盈利增加,但原因之一是削減成本,「因此企業盈利出色,就業市場卻糟透了」。

諾獎得主﹕需新刺激措施

市場人士估計,就業形勢沒起色,加大了聯儲局進一步採取寬鬆措施以支援復蘇的動力。聯儲局下周議息,相信將維持超低息不變,「債券大王」格羅斯(Bill Gross)昨稱,相信聯儲局未來2、3年都不可能加息。本周公布的連串數字,都顯示美國復蘇疲弱,6月消費者開支及個人收入都維持不變,顯示就業市場復蘇緩慢已影響到需求。經濟及就業市場欠起色令奧巴馬受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形容,奧巴馬上任後的刺激經濟措施如「豪賭一鋪」,但成效不理想。他說,復蘇脆弱,不足以製造所需的新職位,「顯而易見,你需要新一輪刺激經濟措施,且要設計得更好」。Pimco總裁埃利安日前估計,美國通縮及雙底衰退出現的機會為四分之一。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10月12日 11:06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10月12日 11:06
多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