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風力發電並非新奇事,螺旋槳式大風車在平原或海邊甚為常見,不過在市區以風車發電又如何?研究風力與樓宇結構30多年的林志雄與兒子林振宇,合力設計出一台可在市區使用的渦輪式風車,零耗電、低噪音、易搬運,就算在「石屎森林」,亦可在天台安裝,直接為大廈設施供電,預期最快年底面世,先攻北美、歐洲等海外市場,也正與本地有興趣的地產商洽談在新樓試裝。
槳葉設計減風阻毋須耗電
新一代「易旋渦輪機」(A-TAT),設計有如酒店「旋轉門」(見圖),每台機分成4層,兩層順時針轉動,兩層逆時針轉動,與一般「荷蘭式」風車設計截然不同,正申請專利。新渦輪機有特別設計,槳葉會因應順風及逆風位置,自行調校至最有效的受風面積,毋須耗電,可有效吸收能源及減低風阻。
能抵禦強風 適合民居安裝
易旋環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林振宇表示,鑑於傳統風車在設計及實用上有諸多限制,如風車必須安裝在平地,風車之間要保持5至10倍槳葉直徑的距離,免受上空強烈湍流影響等等,於是在4、5年前開始構思新式風車,盼能在城市使用,「傳統風車太大,有幾層樓高,不能抵禦強風,但新風車可按樓宇需要設計,在強風下也不會損壞,破壞民居」。
林振宇說,傳統風車在風速達至每秒12米(即約時速43公里)便要開始「煞車」,減低電力生產,避免部件因轉得太快而出意外;風速至每秒25米時更會停止轉動。以南丫島的發電風車為例,風速達至每秒12米便會停止運作,浪費風能。不過,A-TAT 的上限風速增至70米/秒(即約時速250公里),「大風時也可繼續收集能量」。
再回收物料製造 減排低噪音
在大廈天台設置風力發電機,除可減輕耗煤,還能減少排放,改善空氣質素。林舉例,若香港每層住宅大廈的公共照明系統為200瓦特,一幢50層的大廈每年要消耗87600千瓦小時(kWh)電力,若以風力發電取代燒煤,每年便可減排80.6噸二氧化碳。
林又說,由於新設計以風壓式推動,葉尖不會拍打或掃過空氣,將造成噪音的可能減至最低,雖然電力售價約為每瓦特5美元,比傳統風車發電貴2倍,但槳葉可用再回收物料製造,加上可拆件組裝,「若將來大量生產,加上運輸成本低,未來廣泛使用後,成本可逐步減低」。
除以風力推動,槳葉的動力設計還適用於河流或溪澗,由於水的密度比空氣高,渦輪機放在水裏運作會產生多800倍的能量,一台機發電足有10至20千瓦,在外國已經足夠供應一個小農村。
明報記者 謝凱瑩
2024年07月12日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