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釣魚郎遭老虎魚刺傷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8月02日 05:35
2010年08月02日 05: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一名男子昨晨偕妻子到灣仔分域碼頭垂釣,其間釣得一條近4吋長老虎魚,事主徒手解鈎時被垂死掙扎的老虎魚毒刺螫傷雙手3隻手指,出現輕微中毒徵狀劇痛及發冷,幸送院敷治後無礙出院。

被老虎魚刺傷不適入院男子姓陳(57歲),右手拇指及左手拇指與中指被毒魚刺傷,片刻即感到傷口及手臂刺痛,繼而全身發冷打顫,送院治療後已無礙。陳表示經今次事件後,暫時不會再釣魚,以後釣魚時會先購買魚鉗或釣魚手套,才處理漁獲。

昨日10時許,陳與妻子到灣仔龍景街分域碼頭海邊垂釣,10多分鐘後釣得一條4吋長灰黑色小魚,他徒手解鈎時,小魚不斷掙扎,其間意外甩手,雙手3隻手指更被小魚頭部近鰓附近的毒刺螫傷。

陳隨即出現中毒徵狀,傷口感到陣陣劇痛及全身「打冷震」,而「兇手」小魚稍後死去。陳妻見狀報警,並陪同丈夫送院,更用紙杯載起嘴部仍鈎着魚鈎小魚屍體,帶到醫院交由醫生參考,有醫護人員表示,該小魚懷疑為老虎魚,而陳經治療後漸見好轉可以出院。

傷不處理 可致肌肉壞死

香港中毒諮詢中心姓伍醫生指出,老虎魚刺傷可引致傷口痛楚,紅腫及傷口發炎,或感染食肉菌。市民被老虎魚刺傷後應以清水冲洗傷口及盡早求醫,接受消毒傷口、注射破傷風針、抗生素及止痛藥,並清除傷口內異物。醫生亦可能視乎情况,以攝氏42至45度熱水泡浸患者傷口,中和老虎魚的毒素。香港中毒諮詢中心在去年共接獲21宗魚類刺傷人報告。

資料顯示,老虎魚(Scorpionfishes)是絨釉及毒釉兩種魚類的別名,為本港海域常見毒魚,兩者部分魚鰭及硬刺可分泌毒液,被絨釉刺傷會出現長達數小時痛楚,如傷口發炎又不及時處理,傷口肌肉組織可能壞死,至於毒釉毒性較強,被刺傷後出現過度敏感反應,可以致命。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07月04日 12:56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07月04日 12:53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4年07月04日 12:53
多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