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昨天,慧雅提到巴菲特認為投資者最重要的質素不是聰明,而是性情,他自己經常強調,在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時,他從其師葛拉漢身上學到了一他終身也不會忘記的至理,就是其他人是同意還是不同意你的觀點,其實都不會影響你是對還是不對,若你最後是對,那只會是因為你的理據和邏輯是對,這亦是唯一令你最後是對的原因。基本上,股價反映的是大部分人怎樣看,大部分人的觀點有時是對,有時是錯,而從某角度看,投資者要做的,是要下判斷,究竟大部分人有沒有看漏或看錯某些地方,又或者是套用巴菲特的語句,「究竟有沒有人在主動地做儍事」。若我們沿用這角度去分析,也許我們可以說,投資者要做的,是先找出現時股票市場是預期着甚什麽,然後判斷它究竟有沒有看漏什麽,出現不同可能性的機會有多大,而這不同可能性帶來的上升空間和下跌風險又是怎樣。其實,從某角度看,投資就是一門評估和管理不同可能性的學問。通脹重臨中國因素利好股市若我們沿用這角度去繼續探索,也許我們應該要問,香港的股票市場現時究竟是預期着甚麽?很顯然,這問題的答案牽涉不少主觀成分。根據慧雅的判斷,現時股票市場是預期着,港股目前的風險不是很大,但同樣地亦沒有很大的發展和上升空間。從某角度看,這是一合理的預期,不過慧雅的判斷是,港股是存在着一些向好的暗湧,這是來自多個方面,其一是通脹的可能重臨,其二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尤其是人民幣的國際化和容許國內資金的外流,有機會我會再談這些和其他的暗湧。施慧雅 mscya@yahoo.com.hk
回應 (0)
2024年05月30日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