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藥估值吸引趁低吸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21日 06:13
2010年07月21日 06:13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上升173點,收市報20264點,成交額518億元。大市是否轉勢,尚待觀察,醫藥股、新能源股及內房股均有明顯反彈,其中醫藥股龍頭國藥控股(1099)可候低吸納。醫藥股昨日股價普遍有良好表現,國藥控股升6.2%,收報28.95元,成交額達2.4億元;聯邦製藥(3933)升3.8%,收報10.08元;神威藥業(2877)升3.0%,收報19.5元;利君國際(2005)、華瀚生物製藥(0587)武夷藥業(1889)及精優藥業(0858)升幅介乎1.7%至5.3%不等(見表)。上月中旬,內地宣布加強對藥物價格管理。事緣央視等傳媒報道個別藥物價格自出廠至去到最終使用者手中,價格高出幾倍,引起當局關注。受困於上述消息,醫藥股表現明顯受壓,股價普遍較5月時下跌了20%。國藥利潤率低 談不上暴利規管價格對國藥股價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又是否所有醫藥股均受打擊?不妨參考花旗的研究。該行指出,藥物價格管理的實行對國藥反而有利。原因有二﹕第一、國藥、上海醫藥這些大型藥物分銷商的利潤率根本較上限為低,不在牟取暴利之列;第二,規管價格打擊了一些小型經營者,反而有助國藥減少競爭,本欄認為,花旗所提的理由合情合理。事實上,國藥仍有不少優勢,有助股價向好。老百姓收入上升,提高了對私人醫療保險的投入,買藥的預算增加;國家對老百姓的醫療保障有所增加,提高了每人每年的醫療補貼,由80元人民幣增至120元人民幣,大環境對藥物分銷商仍有利。保供應穩定 藥價難大降而且,國藥在經營上較其他分銷商有明顯優勢,例如,國藥擁有29個物流中心,內地排第2位的經營者僅得14個;集團供應超過九成種類外國進口藥物,中小型分銷商難望項背。國藥的市佔率於過去明顯增加,花旗預期會繼續擴大,到2011年超過11%(見圖)。其他醫藥股的前景如何?本欄認為影響將低於市場早前預期,因為有關當局在訂定藥物價格時,會相當謹慎。若把藥價上限訂低於市價太多,藥廠失去了生產的意欲,造成供應嚴重短缺,屆時的影響關乎人命,不是開玩笑的,故大幅調低目錄內藥物售價至遠低於市價的可能性很低。當然,醫院醫生明目張膽收取回佣,藥廠趁產品納入目錄前大幅提高售價擾亂視聽的,當局則會嚴加調查。花旗則提出,要小心產品出廠價低但零售價很高的藥股。因為若被當局限制利潤水平,將打擊這些藥股的收入以至投資氣氛。以現階段而言,國藥由於銷售多種藥物,風險較低,且股價經過明顯調整,估值變得合理,可於28.5元買入,上望33.5元,止蝕位訂在25.5元。撰文:曹嘉聰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5月30日 15:52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5月30日 15:52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5月30日 11:43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5月30日 11:43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12月20日 11:27
多謝分享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