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調控經濟和樓市,內銀股自然首當其衝。但調控已歷時多月,即使政策未到達轉捩點,但調控對業務的影響已大致反映在股價上,風險不大,若貨幣增長重新加速,則肯定率先獲資金青睞;再考慮到今明兩年盈利增長動力有保證,股息率亦處於吸引水平,縱使短線繼續沉悶,但中長線前景絕對不俗,值得留意。論上半年表現,內銀股令市場失望的機會相當有限。雖然中央嚴格限制貸款,但首6個月仍批出4.6萬億元,貸款規模繼續增加。淨息差方面,雖然加息無望,欠缺最重要的擴闊動力,但中央限貸,令銀行主攻高收益的中長期及中小企貸款比重,相信利潤還是會向好。負利率持續 金融產品需求增如上文所述,內地負實質利率問題持續多月,保值成為內地居民迫切解決的問題;但A股長跌長有,樓市又遇到調控冷鋒,要獲得高於通脹的回報率來為資產保值,主要途徑便是光顧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高息產品,預料上半年非利息收入表現相當強勁,料增幅可達20%至30%,甚至更高。至於市場最憂慮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由於不少是用於長期基建項目,故今明兩年很可能仍是還息不還本,加上市傳人行或由銀行自行制定和決定分類標準和減值撥備,資產質素暫時絕無問題。再者,在港上市的銀行均屬大型銀行,不會因地方政府壓力而放貸,而建行(0939)、招行(3968)等披露最新的審查情况,亦發現涉及的風險相對小,中期業績料有進一步交代,增強投資者信心。退一步來說,就算要因此增加撥備,券商普遍亦只預期會對今年純利有單位數字的影響,而隨着中央整頓工作到位,明年情况亦不會太差,毋須過分憂慮。工行建行存款基礎大選擇方面,建行和工行(1398)管理質素佳,股本回報率達到20%水平,在大型銀行股中最佳。在當前貨幣環境趨緊之下,兩行龐大存款基礎成為重要的競爭優勢,既有空間搶去貸存比率過高同業的客戶,而負實質利率持續,向存款客戶交叉銷售財富管理產品的機會亦較多,就如過去10年本港銀行非利息收業務,大型銀行基本上一枝獨秀。論估值,兩行今年預測市帳率約2倍左右,股息率達4厘以上,已經初步反映經濟下滑、資產質素等憂慮,調整空間有限,入市位可定於第2季低位區間。招行交行攻非利息業務中小型銀行方面,招行和交行(3328)會是理想選擇。中央強調經濟轉型,不再依賴出口和固投拉動增長,新行業和內需成為政策受惠板塊。後兩者並非由國企壟斷,中小企業發展空間大,對規模相對較細的兩行拓展業務有莫大幫助。此外,兩行在消費信貸、信用卡等業務表現優秀,正好配合內需升浪,而上半年已完成集資,不明朗因素消失,今年預測市帳率約3倍和2倍,看似吸引力一般,但由於增長較快,明年將降至約2.5倍和1.6倍水平,當市場避險情緒降溫重投增長股懷抱,資金定必湧入,同樣可於次季低位區間入市。
回應 (0)
2023年11月16日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