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一向將資源偏向公屋,在公屋租金營運上長期現赤字,2009/10年蝕17.62億元,2010/11年更估計將出現22.44億虧蝕。相反,跌出公屋網卻又屬低收入的夾心階層,則很少受惠於政府的資助措施,政府2004年撤銷租住權管制條文後,更令他們在租住市場中議價能力大減,飽受大幅加租之苦。公屋營運今年料蝕22億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指出,過去兩年板間房加租約10%至20%,他不反對為公屋居民紓困,但問題是政府對不在公屋網絡的人完全不理會。政府2007年開始多番優惠公屋租戶,除減租11.6%,每年少收14.1億元外,由2007年至今政府一共替公屋租戶代繳了8個月租金,以每個月約少收9億元計算,涉及少收金額達72億元。另一邊廂,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字,2007年至今,40平方米以下九龍住宅的平均租金,由每平方米170元增至今年5月的184元,增幅8.24%。跌出公屋網 私樓租戶慘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說,政府在房屋政策資源運用上不平衡長期存在,住公屋的較有保障和「着數」,然而對於剛好進入不到公屋系統的住戶,保障就愈來愈小,特別是政府在2004年取消租住權保障,令這些買不到樓的邊緣社群被業主隨時加租,感到無助。他又估計,政府在加租4.68%同時又請房委會委員研究免租1個月,反映政府明知加租會遇政治反彈,於是採取行政安排,以保這套可加可減機制。
回應 (0)
2024年04月07日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