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第二季經濟增長一如預期較首季大幅放緩,增速由首季的11.9%降至10.3%。市場早在猜測,宏調政策會由緊轉鬆,然而瑞信亞洲區首季分析員陶冬認為,宏調政策不會放鬆,也不會較之前進一步收緊,只會繼續「停頓狀態」,目前仍是觀察時期。他指出,自歐債危機以來,內地貨幣政策已停止收緊,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一直處於中性,唯獨緊守不放的是房地產調控,未來若房地產政策也開始放鬆,可視作整體宏調政策轉向的信號。增長正明顯失去動力陶冬指出,中國的經濟增長正明顯失去動力,主要來自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明顯下降。他指出,計算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用環比(即按季)年率化的方法較為科學,若按此方法計算,第二季中國GDP增幅只有7.3%。由於固定資產投資下降、庫存削減、製造業放緩,但同時消費仍然強勁,出口仍在反彈,下半年中國GDP能維持8%增長,但不排除環比年率化的增長維持在8%以下。他指出,放緩正是北京樂見的。過去強勁的基礎設施建設及房地產建設,在可預見的將來會進一步放緩。製造業料快收縮 非製造業仍有增長內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連續兩個月下滑(圖1),陶冬指出,即使下半年製造業PMI跌至50%以下,即反映製造業陷入收縮,他不會感到意外。但他指出,中國非製造業PMI仍然在上升,零售銷售強勁,增長動力正是來自三四線城市。在這種情况下,當局不會放鬆宏調,中央要做的只是堅持轉型,將經濟增長模式由出口帶動改為內需帶動。而轉型過程中,一個重要因素便是提高工資,陶冬預期,內地低端工資在今年內會上升20%至30%,未來4至5年,每年工資還會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以往中央很害怕加工資會令中國失去競爭力,但現在中央的思維已經改變,在外界要求人民幣升值時,他們選擇了提高工資。」他指出提高工資只會令外資企業向內陸地區遷移,並不會離開中國。內房商資金遇困 調控方鬆至於宏調的關鍵——內地樓市(圖2),在陶冬眼中只經歷了調控後的「一期」,即成交收縮但價格未跌,但到第四季就會進入「二期」,即部分發展商,尤其是沒有國有背景、而之前投地過於積極的發展商,將會出現資金問題,而到時樓價也會下跌。他指出,中央見到發展商有資金問題,才會放鬆調控。他估計內地樓價可能下跌10%至15%,而之前內地樓價升了四成。陶冬原本預期今年內地加息兩三次,現在預期只會加息一次。人民幣兌美元今年只會升值2%至3%。根據陶冬的分析,內地消費強勁,內需股似乎可看高一線,但ING投資管理亞太區高級投資經理趙漢龍認為,本港上市的消費股估值已不便宜,現時投資要作出選擇。反而他更看好銀行股,對下半年業績有信心,同時看好煤炭及金礦股,認為煤炭股估值便宜,且有併購概念。他認為港股下半年會繼續波動,恒指在19,000點有支持,而在23,500點見阻力。撰文:詹秀慧
回應 (0)
2024年04月01日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