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市場焦點由企業盈利轉到宏觀的經濟前景,中國次季經濟增長回落,美國晚上的工業生產數字也頗差,資金再流入國債避險,2年期美國國庫券孳息創歷史新低,10年期孳息則回落至近3厘,執筆時道指跌了近百點,看來7月初以來的升市,又到調整的時候。這也不太令人意外,本欄周初已不斷提醒大家美股升市成交不配合,好友一直長驅直進,沒有受到淡友太大的還擊,果是兵不厭詐,熊軍趁股市連升多天呈疲態,再借較差的數據出籠,實行伏擊。短線還要看牛軍有多少彈藥,頂住熊軍,營造一個一底高於一底的走勢。7月美製造業再放緩若要跟趨勢投資,7月以來最明確的趨勢還是短美元長其他貨幣,特別是歐洲貨幣。昨天美元指數跌破前底跌近1%,形成一支大陰燭(圖表1),看來跌勢遠未完成。美國昨晚公布的經濟數據好壞參半,上周的新領失業人數為42.9萬人,減少了2.9萬人,數據跌破了今年以來的徊徘區(圖表2),預示就業市場進一步改善,屬好消息,但紐約州的製造業指數7月份跌至5.1%,遠低於預期的18%,費城製造業指數亦跌至5.1,6月份還有19.6,兩個指數均由當地的聯儲銀行編算,方法是於月初向區內企業發問卷,了解企業對前景、付運量、訂單及招聘等的看法,月中收回問卷,經分析編製成指數公布,由於是即月制訂,反映當月的情况,是領先指標之一,亦讓投資者可估計下月初公布的全國ISM製造業指數也會放緩。不過,要注意的是兩個指數的景氣與不景分界線為零,7月份兩個指數仍處正方,因此,還屬景氣,只是進一步放緩。花旗美銀今公布業績 港股不宜進取今晨零時30分,道指跌了105點,報10261點,而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跌幅較大的類別是金融、材料和油股,摩通銀行的次季度盈利高於預期53.7%,但股價還是跌了1.3%,今晚輪到花旗及美國銀行派成績表,此兩股過往業績公布後的股價表現一向跌多於升,今晚美股受其拖累的機會可能較高,港股入市不宜進取。聯儲局不談退市 轉論救市聯儲局周三也調低了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由3.2%至3.7%,下調至3%至3.5%,失業率到明年底還會達8.3%至8.7%,2012年則回落至7.7%至7.5%,從該局的預測,未來兩年本港有很多機會處於零息階段,有銀之士真是難難難,何處覓回報呢?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在最近的議息會上不再談退市,而爭辯是否要重施量化寬鬆政策,結果是鷹鴿各執一詞,暫時觀望。不過,有救市備案會令投資者較安心,現時銀行放貸仍審慎,若央行不再開水喉,經濟缺水,可能又墮進不明朗前景。中國次季經濟增長了10.3%,較首季的11.9%明顯放緩,但從6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表現,可預見第三季度增長會放緩至10%以下,問題是調控政策何時可以鬆綁?筆者一如之前估計大概是PMI跌近景氣與否的臨界點50%附近,時間可能是第3季末或是第4季初。昨天數據公布後,中港股市均錄得近期較大的跌幅,上證跌了1.87%,恒指及國指分別下跌1.48%及1.96%。不過,相信數據只是沽售的藉口,因為近兩、三個月的PMI早已預示了經濟在放緩中,獲利回吐才是主因。然而,若看長線,則經濟周期必然是主導股市表現的最重要因素。內地經濟仍處03年以來高增長期回顧內地經濟過去15年的發展,突飛猛進的階段是在2003年之後的事,在此前經濟增長出現超過10%的季度不多,由1995年至2002年間,經濟平均增長率為8.37%,頗長時間在7%至8%間橫行,而自2003年起至今年第二季度,平均增長率為10%,經濟明顯加速,超過10%的增長率經常出現,有20個季度的增長率便超過10%,佔這段期間總季度數字的52.6%。國指表現方面,1995至2002年,國指跌了55%,而由2003至今年第二季末,國指則升了424%,兩個時期的經濟增長與股市可說是息息相關(圖表3)。暫時筆者仍以今次放緩,只屬小休階段作假設前提,只要未來經濟能維持在近10%增長,則國指調整後應可重納上升軌,長線投資者可留意未來幾個月可能出現的低吸機會。撰文:江宗仁
回應 (0)
2024年03月29日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