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股票掛鈎票據 最終回報率不等於年息率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13日 15:37
2010年07月13日 15:37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市况回穩,但市場上高回報的產品不算太多,一度受雷曼迷債影響而銷情大減的股票掛鈎票據,亦逐步回勇。但在投資這類票據時要注意,即使在升市下,由於所涉的投資年期較短,最終回報率不等於所指的年息率。股票掛鈎票據是結構性產品,投資條款較股票為複雜,投資者買入與股票掛鈎票據,相等於向股票掛鈎票據發行人出售期權,發行人在票據到期時,可選擇行使或不行使該權利,以議定價格買或賣一個股票給票據投資者。投資期數星期或數月股票掛鈎票據的賣點是讓投資者賺取比存款高的利息,這類產品的息率可達年息15至30厘,不過實際回報沒有如此高,因為投資年期大多是數星期或數月,試以以下例子說明。假設匯控現價每股74元,股票掛鈎票據與匯控(0005)正股表現掛鈎,行使價為80元,投資年期為3個月,年息率24厘。若到期時,匯控股價高於80元,投資者可收取回報6厘(24厘除12個月再乘以3個月)。 由於回報利率早已訂好,即使期間股票以倍數上升,股票掛鈎票據的回報有限,投資者無法完全分享股票的升浪 。若到時,股票跌穿指定行使價,投資者亦要以該行使價向發行人購入股票。回報有限 損失無限以上例為之,匯控股價若低於80元,只得70元,投資者屆時要以行使價80元買入匯控股票,即每股帳面損失10元。 不論股價下跌多少,均要以議定價格買入 ,所以一旦市况逆轉,投資者就要承擔所有損失, 如金融海嘯時匯控跌至35元,投資者就錄得高達每股45元帳面損失。當然一天不變現出售亦未算輸,希望股價有天可升至平手,但代價亦不少。因為資金被鎖死,且遙遙無期,處於被動。以匯控為例,金融海嘯前股價高見150元後不斷滑下,若在100元或以上接貨,雖然股價曾高見90元以上,但已無以為繼,故若高位做匯控掛鈎票據的投資者,至今仍未重返家鄉。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市場對股市看法相當分歧,看好的認為有機會升上次25000點,看淡的估計可能跌穿18000點,主要是大家如何解讀美國經濟數據,以及對歐債危機走勢的評估。所以在考慮投資股票掛鈎票據時,要着重個人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只看重股市升可收高息,同時亦要考慮能否挺得過跌浪。撰文:李智誠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6月20日 17:45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4年06月20日 17:45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6月20日 17:12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4年06月20日 17:12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8月11日 11:11
多謝分享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