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區會狂批小工程 維修管理費倍增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7月11日 09:31
2010年07月11日 09:31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2008年向18區區議會下放權力,每年發放3億元讓區議會作地區小型工程,不少美化綠化、涼亭公園等紛紛趕上馬,詎料工程激增變相令管理和維修費倍增至3000萬元,政府建議區議會批准工程時預留款項作經常性管理開支,惟多名區議員大表反對。除了開支急升讓政府頭痛外,管理人手不足也是一大難題。康文署長馮程淑儀6月中出席地區行政高峰會時表示,2007年4個區議會先導計劃,該署共承接了約170項工程項目,例如綠化設施和康體設施等,但「我們發覺這個模式持續性有問題,若不斷去接,署方的資源也有限度」。她表示,有需要會增加資源,惟「長遠怎樣做,例如5至7年後要再提升或維修這些設施時,這個費用暫時未知道可以如何解決」。政府建議預留經常性開支政府讓區議會可審批地區小型工程的計劃實施了兩年多,政府至今已一共投入了約9.2億元,截至今年5月18區區議會共批出了超過2000項工程,涉及預算12億元,當中超過1300個項目已竣工。但民政事務總署副署長李美美在高峰會上表示,工程速度令人驚異,經營管理開支倍增,署方思考了很久,認為要想辦法開源節流。開源是要求增加撥款,「節流則是希望能調撥部分工程開支作經常性開支,區議會應留意預留一部分作為經常性開支」。她對本報解釋,項目如公園、照明燈等,涉人手管理,所以經營開支較高,至於一些設計上可自己清潔避雨亭,則不用花費太多,區議會可考慮未必需要用太貴價物料。區議員倡撥款可留至下一年不過,有關建議卻引來一些區議員反彈,多名區議員認為不應由區議會預留工程開支作管理維修之用。一些區議員關注現金流問題,指現時每年撥款若用不盡,不能留待下一年度使用,沙田區議員盧偉國便坦言有時要「臨尾周圍諗計,看有什麼工程可以短、平、快做到」,他建議應容許現金流帶到下一年。此外,一些地區小型工程因官僚程序而拖延,令工程費用隨物料價格大幅上升。例如南區香港仔海傍道至香港仔大道的加建行人上蓋工程,因為封路時間的問題,08年10月至今仍未動工,預計本月底才能開工,工程開支則由原本681萬增至1012萬元。明報記者 周展鴻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7月17日 10:23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7月17日 10:23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3年07月17日 10:23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2年08月30日 09:19
thank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va
2022年08月30日 09:18
THANKS-
2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