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首家獲准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非銀行企業合和公路基建(0737),消息稱,債券年息率定為約3厘,發債規模或會由原來的10億元,加碼至20億元人民幣。這次合和基建「打頭陣」後,據悉,亦有3至4家發債體「排隊」,希望爭取本月內發人債,當中包括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金管局副總裁彭醒棠早前表示,即將有兩家國際金融機構及3家內地私人企業在港發行人債。
年息約3厘 較東亞債券高
合和基建的2年期人債,只售予機構投資者,散戶未能參與。由於息率吸引,據悉認購反應不俗。去年匯控(0005)及東亞( 0023)亦曾在港發行2年期人債,息率分別為1.68厘及2.8厘。
銀行界人士稱,是次合和基建可將發債籌集的人民幣調回內地,是因為得到人民銀行、外管局及商務部的特批,因監管機構未有具體的審批法規,故要按情况逐宗處理。他說,內地監管部門傾向給予基建相關企業特批,若與內地房地產有關的項目,則較難獲批。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日前表示,內地稍後應會就境外企業發行人債要求,推出管理辦法,讓企業易於了解發債資格及限制。
梁鳳儀昨日撰文指出,容許企業將在港發債所集的人民幣調回內地,可協助人民幣回流內地。她說港府與內地正研究發展人民幣「回流機制」。她認為在不擴大內地資本帳目的前提下,舉凡可以用外幣處理的投資,以後都可以批准用人民幣,包括直接投資與金融資產投資。只有讓資金「有回去」的管道,才會有更多的非居民持有。內地正研究審批境外企業使用人民幣進行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的管理辦法,有望鼓勵更多企業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
回應 (0)
2023年11月26日 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