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幣升值憧憬僅為環球股市帶來短暫「冲喜」,樂觀情緒再度被歐洲債務危機憂慮所掩蓋。德盛安聯旗下研富資產管理(RCM)環球首席投資總監文焯彥(Andreas Utermann)認為,環球股市現水平應已完全反映歐債的影響,但未來市况波動難免,建議投資者趁調整吸納高息股,以及金磚四國等新興市場股票,避免沾手估值昂貴的企業債券。
歐洲央行宣布明日起終止為期1年的特別信貸計劃,預計金融市場出現的資金缺口超過1000億歐元,市場重新評估歐洲國家出現主權債券違約的機會,以及歐洲銀行體系的承受能力。文焯彥稱,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餘波未了,相信今明兩年仍會對市場發揮影響力,但出現違約機會不大。「央行要不自己買入歐洲政府債券,支持當地政府融資,要不就迫使歐洲銀行協助買入債券『孭上身』,以減低爆煲的風險。當然,在財困歐洲國家未完全做好債務重組前,市况難免會大幅波動,但以金融市場目前的估值而言,大致反映了潛在的不確定因素。」
低息環境持續 高息股吸引
金融海嘯再加上歐債危機的拖累,發達國家將面臨新增職位負增長及消費市場萎縮的經濟困境,即使央行大開印鈔機增加貨幣供應,信貸市場最多只能維持平穩增長。文焯彥預期,通脹溫和及非常寬鬆貨幣政策將持續一段時間,直接利好投資市場。「既然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增長欠奉,按理央行應好好調整其通脹目標範圍及預期,由原來的2%至3%,降至1%至2%。央行加息除了觀察通脹率是否溫和外,亦會考慮經濟及金融市場的形勢,我相信歐美央行將續沿用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直至2011年上半年,目前利率水平都不會有變動,即近乎零利率。在零息環境下,將資金作存款根本沒有回報可言,投資者不能長時間抵受如此高昂的成本,這為風險資產價格帶來支持。」
與房地產這類過度槓桿投資相比,文焯彥認為股票顯得較為吸引,市場的焦點將放在股份本身的估值身上,建議投資者買入高息股。「先不論這是否一個保守的投資策略,但投資組合內的股息收入,對投資者是相當重要的,所以有必要增加高息股的比重。除了一般的公用股外,只要公司過往具有良好的派息紀錄,股息率甚或比其企業債券孳息率高的話,也可視之為高息股。」
債券估值不廉宜
他又提到債券估值不廉宜,現水平買入須承受一定風險,尤其是企業債券。「以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為例,股票股息率達6厘,但投資者爭相搶高企業債券的情况下,其發行的債券息率卻只有4厘,兼且債價沒有上升空間,那我為何還要買企業債券呢?這是不合乎常理的。有人認為買入政府債券,也可為組合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不過短債孳息率近乎無息,長債又欠吸引,說到底,還是高息股最好。」
德盛東方入息基金是德盛安聯的股債混合基金,截至5月底的資料,股票佔去組合逾80%的投資,十大持股中不乏高息股,例如韓國外換銀行(korea exchange bank)及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Financial Group)的股息率約為4厘。
留意金磚四國內龍頭股
此外,金磚四國同樣是文焯彥看好的市場,他建議投資者不妨留意區內具有品牌效應、現金流強勁、市佔率處領導地位的股份,相信其投資回報較成熟市場股票理想。
撰文:郭子威
回應 (0)
2023年09月17日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