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朝鮮多數旅遊景點帶有濃烈的政治色彩,如金日成銅像、韓戰紀念館、板門店等,對從小生活在政治化環境下的內地遊客來說,反而正對胃口,而他們對朝鮮的自然風光並不感興趣。由於朝鮮與中國歷史上「同仇敵愾」,美、日兩國都曾是共同敵人,故易產生親切感。
「同仇敵愾」 有親切感
在平壤的「祖國統一戰爭紀念館」,講解員是一名女兵,言必稱「美帝國主義」或是「美國侵略者」,在展覽中出現的美國人形象,將領多為「喪心病狂」,其餘都是戰俘或者手下敗將。
對於「兄弟鄰邦」的待遇則大不同,館內特設有中國人民志願軍展館以及蘇聯展館,毛澤東的題詞被譯作朝鮮語掛在當眼處,並有沙盤解釋「上甘嶺戰役」。上甘嶺戰役發生在1952年,志願軍在斷水斷糧、缺少彈藥下堅守陣地24天,後被取材拍成電影《上甘嶺》而為內地人熟知。不過,上甘嶺至今仍是軍事管制區,即使中國遊客多次提出要求亦無法到訪。
毛澤東題詞掛當眼處
此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經到訪、葬有毛澤東之子毛岸英的檜倉郡志願軍烈士陵園亦是中國遊客最想去的地方之一,但因距離平壤太遠、車程費時而往往難以成行。
回應 (0)
2022年11月10日 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