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環保風潮逐漸吹入飲食業。善用資源(包括能源、水和食材),提高盈利能力,加上提高管理水平、留住廚房員工等種種考慮,本地飲食業界正醞釀效法外國,推行一場大規模的「清涼廚房」革命,預計將有數以千計的從業員接受培訓!
所謂「清涼廚房」的概念,其實不單只是字面那麼簡單,而是涵蓋環保(節能減排,善用水和食材等資源)、經濟、職安健和提高管理水平等等。只不過,因為這字眼簡單、傳神、易記,而獲得日本、德國等國家採用。
概念涵蓋環保職安健
香港環境資源及安全學會會長、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董譚淑玲表示,她第一次聽到「清涼廚房」這字眼,是四年前該會和生產力促進局一起組團到日本考察。當時,有日本食肆告訴她,該公司的標準是,廚房的溫度需維持在26度。她聽後嚇了一跳,心中暗想,若是香港的食肆,只有冬天才有可能!「我在廣州見過最熱的廚房,溫度高達45度!」她說。
譚淑玲表示,中國廚藝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但中國的食肆和廚師在國際間的地位卻並不完全相稱(法國、意大利、日本等同行的形象工程就勝一籌)。她認為,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廚政」和「廚德」的問題。她記得,她最初在香港協助某食肆推行「五常法」時,有廚師就拿着刀,粗聲粗氣的向她說:「搞什麼『五常法』呀?廚房愈污糟,煮嘢愈好食!」
龍皇酒家飲食集團主席黃永幟亦透露,早年當廚師時,因為廚房太熱,大腿的皮膚都爛了(因流汗過多),更曾兩度在廚房內中暑暈倒。所以,廿多年前,他首次當上酒樓總廚時,第一個和老闆講的條件就是要在廚房中裝冷氣。他和譚淑玲更慨嘆,可能因為飲食業太辛苦,很多廚師出身的食肆老闆的子女都不想入行接班(包括他的子女)。
生產力促進局環境管理部首席顧問王小偉表示,其實只要規劃得好,食肆是可以將樓面的過剩冷氣,引入到廚房,令廚房可以保持在較涼快的溫度,之後才排出食肆之外。但在佈局方面要有一些技巧,通常廚房和餐廳之間要有一些緩衝區。例如,轉角位、通道、雙道彈簧門、抽氣扇、屏風等,又或者以備料間作為緩衝區。
廚房佈局佳 更易省資源
譚淑玲解釋,食肆廚房的低溫區(如放置雪櫃以及備料、切食的地方)和高溫區(有爐具的地方)、清潔區和骯髒區(洗菜、洗碗的地方)、無水區和濕水區(水枱、啤水機等)全部都要設計到漸進式的,而非梅花間竹,才符合熱循環和水循環。否則,會影響能源效益(最高溫和最低溫的東西相鄰,互相抵消)、清潔衞生,甚至喉管也較長、較難設計。
此外,地面還應該暗斜向中央,以方便去水、快乾,洗地也可以節省用水,不會弄濕附近的區域。鮮風入口亦要斜向下,以免吹正爐頭,令火力分散。碗碟架、菜架亦要斜,以方便去水。貨架要斜,每次取貨後,上面的貨會自動滑下填補位置。譚淑玲曾經看過一些新酒樓的廚房設計圖,發覺香港好些很有經驗的酒樓老闆也沒有這些概念。
太興自研機器節能省水
她又指出,食肆其實有很多地方可以節省成本。例如,可以安裝紅外線水龍頭,避免廚房員工長開水喉而忘記關閉。有食肆更設計到,員工要用膝頭頂住一個開關掣來開水。又或者,用洗菜水來洗地等。又可以製作一些簡單的倒架,把將近用盡的樽裝食油、醬汁等倒轉,以物盡其用。有些食肆廚房單是這樣,每日已可以省回一樽生油。
而太興飲食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陳永安則表示,早在十年前,該公司已經自行研發一種「啤水機」,採用類似魚缸式的摩打,藉水流高速循環來解凍雪藏食物,以大幅節省解凍用水。
近幾年,太興又和爐具生產商合作研發了用電的燒乳豬爐、多功能燒烤爐(可燒叉燒和燒鵝)和浸雞電磁爐。其好處是,電腦程式會計算好每個工序所需的時間,以及自動停機,廚房員工只需到時到候按一個掣。這樣,就不會用多了電力。
生促局擬培訓3000餐飲從業員
王小偉則表示,生產力促進局近期製作的「清涼廚房作業手冊」可以讓業界免費索取,稍後亦會將其內容放上該局的網站(www.hkpc.org),讓人免費下載。該局更會在「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撥款資助下,聯同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推行「環保餐飲管理計劃」,預料可以為大約3000名從業員提供培訓。現時正開始就培訓內容諮詢業界(是否包括「五常法」、HACCP、ISO 22000、GMP等),希望明年正式推行。
撰文:薛偉傑
回應 (0)
2024年01月20日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