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1944年於本港出生的游文輝,18歲投身服裝業,一做44年,本港於六七十年代經濟起飛,游可說亦出過一分力。2006年,雖然游文輝已年屆62歲退休之齡,但仍接受本地製衣公司的指派,長駐廣東工作。沒想到一生努力工作,堅持自食其力的他,卻因離港工作而失去應有的社會保障。
08年內地被裁返港
游文輝昨戴着鴨舌帽及口罩會見傳媒,表示對法庭還他一個公道感到高興。事實上,游文輝於去年5月已符合「連續居港一年」的資格,可重新申領綜援,但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恐怕一旦領取綜援,他的司法覆核案件將被法庭以「純屬學術性爭拗」為由不再受理,未能挑戰「連續居港一年」這不合理的限制,因此他至今仍未領過一毫子綜援,社區組織協會的蔡耀昌說﹕「他很偉大。」
游文輝於2008年10月被裁掉,當時他已年屆64歲,自然無法找得工作,只好帶着身上僅餘的千多元返港。至08年底及09年初兩次申請綜援均被拒,至去年4月他申請司法覆核挑戰社署時,只居於月租800元的元朗偏遠木屋、銀行戶口僅剩19元,生活只能靠食物銀行支援,而沒領綜援的一年,他亦只是靠朋友仗義協助,以及社區組織協會的扶貧基金支持。
現在他已尋回公道,估計每月可得約3000元綜援及津貼,但由於未知社署會否就案件上訴,他仍會等待律師意見後,始決定何時提出綜援申請。據知稍後他亦會向社署追討2008年底起的綜援損失。
回應 (0)
2023年11月04日 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