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 反思英國石油管治長青網文章

2010年06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6月21日 16:45
2010年06月21日 16:4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石油公司(BP)在美國墨西哥灣的漏油事故,已經發生超過兩個月,但英國石油危機管理不夠認真,問題愈演愈烈。漏油事故不但造成生態大災難,也嚴重打擊英國石油的聲譽和公司價值,是這家百年老店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危機。 股價跌半 市場反應過敏 英國石油在美國墨西哥灣的深海鑽油台於4月20日發生爆炸並下沉,英國石油一直缺乏堵塞漏油的妥善方案,多番嘗試都告失敗。該地區的漏油量由最初估計的每日5,000桶增至現在每日4萬至6萬桶,油污加上甲烷,造成環境與生態大災難。英國石油被指摘為了節省成本而罔顧油井崩塌的危險,在事發後又拖延通報事故。英國石油的股價由4月20日的60.48美元下跌至本月初29美元,跌幅超過一半,市值蒸發超過1000億美元。評級機構亦不放過機會落井下石,標普調低英國石油評級兩級至A級;穆迪調低英國石油評級3級至A2級;惠譽更大幅調低英國石油評級6級至BBB級,距離垃圾級別只有兩級。英國石油的五年期信貸違約掉期(CDS)曾升至破紀錄的618個基點,代表投資者認為英國石油有近40%機會在未來五年破產,一年期CDS更一度急升至逾1,000個基點,升幅高達400多個基點。市場的反應顯然是太過悲觀。 損失料達400億美元 在美國官員與國會議員的壓力之下,英國石油最終屈服,成立200億美元賠償基金、取消派發第3季度股息、減少投資並出售非核心資產(估計套現100億美元)。本身是英國人的行政總裁海沃德(Tony Hayward)被董事長(Carl-Henric Svanberg)削權,負責處理漏油事件的重擔改由任常務董事的美國人達德利(Robert Dudley)負責。200億美元相當於英國石油在過去4年的平均全年盈利(公司今年純利估計約為189億美元)。200億的賠償基金可以分4年每年50億美元注入,以英國石油每年自由現金流約為50億至60億美元計算,應該沒有資金壓力。即使英國石油最終需支付的超過200億美元(券商普遍估計英國石油的損失會高達400億美元),這家石油巨企擁有足夠資金及優質資產,足夠能力承擔事故的代價。 英國石油鬧出如此軒然大波,禍因在於深海鑽探和採油技術未成熟。陸地儲油量已給探得八八九九,再難有新油田發現。新油田只能在海底找。油價高企,奧巴馬在今年3月放鬆海底石油鑽探的環境限制,促成各大石油巨企紛紛進行深海探油。今次事故,奧巴馬努力讓自己不沾邊,劃清界線,頗為弔詭,好一副政客嘴臉!英國石油在北海地區有豐富的深海鑽探經驗,美國開放海底石油鑽探,機會難得,英國石油自然要佔個席位。在英國石油截至2015年的42個規劃新專案中,有11個便是在墨西哥灣地區。深水鑽探的油井,是處在近1萬公尺深的海牀,鑽探距離較8844公尺高的珠穆朗瑪峰還長。深水鑽探的難度,於此可見。深水鑽探的技術要求很高,一旦發生事故,是難以補救的。這方面倒像航天太空計劃,萬一出事便手尾長。 新能源行業 長遠受惠 墨西哥灣事故,打擊深海鑽油這片新的採油領域。事件也會影響中國積極發展的離岸採油計劃。在權衡利弊之下,各國政府可能會加快推動其他較安全的替代能源的研發。新能源行業的股價近期受歐洲債務危機影響而調整,但看來長線前景依然樂觀,值得從中發掘明日之星。 陳茂峰 CFA,CFPCM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mfchan@nobleapex.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happybos
2023年10月23日 20:36
Thx.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05月01日 21:40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lintonFong
2023年05月01日 21:40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5月01日 08:09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Vicky
2023年05月01日 08:09
多謝分享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choyki
2022年08月20日 09:36
多謝分享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2年03月25日 14:40
文章內留言
2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