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4英雄跋涉重建長路長青網文章

2012年03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3月11日 06:35
2012年03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今日是日本3.11大地震和海嘯浩劫一周年。一場浩劫,令不少人的生命出現翻天覆地的巨變。4名奮力救災、或在災後為受難者發聲、帶領重建的英雄,細說過往一年的經歷與改變,他們不約而同表明將堅守各自的信念與使命,縱使復興之路仍然漫長。


陸前高田巿長:不讓災區被遺忘

9級地震引發的巨大海嘯,令臨海的岩手縣陸前高田巿瞬間夷為平地,2000人喪命,近萬人流離失所。帶領災後復興的沉重責任,落在當時上任僅1個月、在災難中失去愛妻的巿長戶羽太身上。


放下亡妻 奔走重建環保城

為了災區重建,戶羽毅然將亡妻傷痛放下,過去一年四處奔走,請專家學者幫忙,研究處理災後廢物、修復耕地的方法。他與到訪的美國駐日大使魯斯商討,結果美國上月展開「友好計劃」,送部分陸巿兒童到美交流。


他現在還計劃利用日本最先進的科技,將陸前高田改造成一座理想的綠色環保城。東京工業大學向該市提供一部能產生超強光線的裝置,其電漿光束的高溫達太陽表面的2倍,包括鋁材在內的殘骸瓦礫都能在短時間內分解消失,預計這套技術,未來還能將木頭等有機物質轉化為氫氣,變成能源發電。戶羽太更希望在當地興建一座巨型太陽能發電站,為該市提供儲備能源。


核專家:不讓孩子受高輻射

62歲的核專家小佐古敏莊是東京大學放射線安全學教授。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後,小佐古臨危受命,擔任核安全顧問,從此平靜的教研生活不再:他每日受傳媒跟蹤追訪,忙於應付大量關於核問題的查詢,甚至曾收到死亡威脅。災後50天,小佐古因不滿政府處理核災不善,憤而含淚辭職,並猛轟首相菅直人漠視專家小組建議,決策又欠透明,甚至淡化危機。他特別批評政府提升學童在校園可接受輻射水平至20毫希,水平過高,哽咽道「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暴露在這種輻射水平」。


推廣核安變使命

小佐古辭職後曾短暫重返校園,至去年7月再次高調現身,積極參與國內外的核問題會議,並加入獨立科學組織「美國輻射保護委員會」,計劃成立國際核專家小組,調查福島核事故。種種努力,為的是讓公眾了解核安全問題:「在3.11事件前,我只視推廣核安全為一份職業。如今我有一種使命感,覺得要幫助許多人了解真相。」


災民鬥士:不離棄為災民發聲

來自福島縣飯館村的佐藤健太本是個平凡的青年,協助父親經營家族生意。在核事故後,飯館村輻射水平過高,佐藤被迫撤離,但父親與其他不願離開的村民仍守飯館村。佐藤其後在twitter不斷發布當地情况,獲當局及傳媒關注,讓他自感有責任為成千上萬受不同程度輻射感染的福島災民發聲,並投身對抗核災。


twitter報道輻射獲傳媒關注

去年夏天以來,佐藤曾在東京國家癌症中心演講,舉辦國際輻射問題會議,又安排探訪受切爾諾貝爾核事故污染的烏克蘭村莊。他更成功說服官員向撤離飯館村的人員派發手冊,記錄3.11地震以來的所在位置與活動,協助監察其輻射接收量。他現時正與一些藝術家及醫生合作成立基金,協助福島縣家庭處理輻射相關的健康問題。佐藤表示,過去一年的經歷,令他感覺世界變得寬廣不少,但同時明白到為了抗災,「必須將許多事情捨棄」,例如和父親一起採野菜的平凡時光。


福島勇士:不顧身最先入核站

福島電站發生爆炸後,建築公司北陸工機的東主坂本正之,是其中一名最先前往處理災情的工人之一。坂本與其他工人負責在損毁核電站內清理瓦礫、設置水缸,肩負各種艱苦的緊急任務,以助過熱的反應堆降溫。他表示,此前從未面對輻射災難,臨場亦缺乏訓練與指示,直至去年12月核電站輻射水平大幅回落後,東京電力始派回原本在核電站工作的專家和技工接手處理。坂本說:「他們遇險時大概已逃之夭夭,才會靠我們工作吧。」


體內輻射未超標 續重建

坂本表示,現時其建築公司已大致回復正常運作,有數名工人更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方圓20公里撤離圈區域內,協助清理輻射污染物,包括將農田表面受污染的土壤除去,但政府至今仍未決定輻射污染物的棄置地點。問及他們的健康狀况,坂本稱自己和其他工人體內輻射水平遠低於政府設定的100毫希水平,「一切安好」,會繼續災後重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