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心轉向是後市之關鍵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13日 06:35
2012年02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去年尾時,大部分人對2012年股市的預測都甚為悲觀,但環球股市在2012年以來迄今的表現都不俗。毋疑,歐債的問題仍驅之不去,不過恐慌心理似乎沒有再擴散,好些投資者反而開始反思是否已過度戒備。值得留意的,是很多基金擔心的贖回問題迄今並未有出現。


債券非生產性資產 有過度受捧之虞

值得留意的,是股神巴菲特和貝萊德(BlackRock)基金公司的高層在近日都同時高調提及應將資產放在股票市場上。兩者提出的理據,其實都甚為清晰明顯。不過,事實亦都是,資金擁入債市的情况已持續了好一段時間,究竟現時會否是轉捩點?以慧雅之見,引致資金由債市轉投股市的條件已存在了好一段時間,但人的惰性的影響力亦不容低估。誠如巴菲特指出,債券本身並非一「生產性資產」(productive assets),它的價值亦應跟中央銀行們對銀根的控制有重要關係。債券市場在近年的回報,在不少程度上是源自不斷有資金抱着但求風險低便可的心態,紛紛湧進有關市場,從而令到該資產的回報有不少「自我實現」的成分。


從某角度看,這情况跟「尚未爆煲」的「龐氏計劃」有幾分類似。不過,「龐氏計劃」亦有很強的「自我實現」成分,要評估市場情緒何時轉變並不是易事。以慧雅之見,這問題的關鍵在於人心會否轉向,相信答案會在未來數月露出端倪。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