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填地街重建 築24層住宅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11日 10:35
2012年02月11日 10: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市建局昨宣布斥資17.6億元,重建旺角新填地街及山東街交界的舊樓,預計2019年提供一座約有168個住宅單位的24層高物業。市建局初步估計,現址有200多個劏房住戶。有業主表示,已等待重建近20年,如今舊樓變成「劏房樂園」,市建局的重建「遲來好過沒到」。
耗資17億 料2019落成
市建局昨公布油尖旺區內第10個重建計劃,位於旺角新填地街331至367號。市建局執行董事林志良表示,項目涉及20個街號,樓高6至8層的逾50年舊樓,合共有172個業權,包括147個住宅業權,估計有300多戶居住。他指出,現場舊樓大部分已殘舊失修,天台有大量僭建物,居住及衛生環境欠佳。
市建局將按現機制,以同區7年樓呎價收購,若無居民反對,市建局最快於今年第三季展開收購,並於2015至2016年「清場」,預料項目可於2019至2020年落成。
林志良指出,初步計劃在原址興建1幢24層高樓宇,提供168個住宅單位,當中超過一半是500平方呎以下的中小型單位;大廈低層亦會預留作「樓換樓」,供有興趣現業主入住。項目將採實而不華設計,初步擬設圖書館及休憩設施,但不設豪華會所。
中小單位逾半 設計實而不華
市建局收購及遷置總監李敬志估計,整個重建項目發展成本約17.6億元,包括10.23億元用作物業收購及安置補償租客,建築成本及利息為7.37億元。
劏房較預期多 或增成本
市建局昨日即凍結人口調查,巡查後發現劏房數目較預期多,估計有200多個劏房住戶,以項目內147個住宅業權計算,平均每個住宅單位「一開二」,其中有單位「一開七」,部分劏房更劃作棺材房出租,預料安置租戶的成本將較預算增加。
居住區內40多年、新填地街舊樓單位業主江靜平稱,10年前起大廈陸續出現劏房,至今幾乎每層都有劏房,成為「劏房樂園」,居所更因此出現滲水,問題嚴重。他說,原以為政府20年前收購「雀仔街」發展朗豪坊時,會同時收購新填地街,但最終沒成事,等候至今終有好消息,形容是「遲來好過沒到」。他期望市建局的賠償金額,能令他購買其他地區的舊樓居住。
大廈劏房租客81歲婆婆葉鑽好表示,因區內其他重建計劃影響,2009年租住現單位,至今已3年。她期望重建啟動後,政府能安排她入住市區公屋單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