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股票一向予人高風險投資的感覺,然而,變幻莫測的股海之中,也有一些可以讓投資者穩中求勝的板塊,例如抗跌力強的公用股、派息率吸引的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以及追蹤恒指表現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股票大致可以分為防守型及周期型股份,前者為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公用股,例如水、電、煤及經營大型公共運輸系統的公司;後者則為一些業務、盈利表現與經濟周期相關性較高的企業。
兩電股價 去年仍錄升幅
碰上經濟不景氣時,消費者最多也只能夠削減一些不必要的開支(例如買衣服、手袋、車或者樓),卻不能夠減少在水、電、煤,以及交通上的支出。因此,防守型股份的股價表現,理論上會較周期型股份平穩,抗跌能力亦會較強。
在本港上市、為本地公司、同時又具抗跌能力的公用股主要有兩隻,分別是中電控股(0002)及電能實業(0006)。事實上,去年恒指下挫19.97%,中電及電能卻逆市做好,分別上漲4.68%及17.24%,2008年金融海嘯時,恒指大跌48.27%,中電只微跌1.22%,電能更上升3.01%。
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指出,兩電抗跌能力強,主要是因為有利潤管制協議作後盾,兩電的准許利潤回報率,為固定資產平均淨值的9.99%,故它們的業務表現基本上已立於不敗之地,加上派息吸引(以兩電現時的股價計算,中電及電能今年的息率預計會有4.07厘及4.25厘),故一直深受保本型投資者的追捧。
預期後市向好 可買恒指ETF
不過有一點要留意的是,於經濟景氣,又或市况好轉之時,公用股的股價表現會遠遠落後大市,以2009年為例,恒指當年反彈了52.02%,兩電卻逆市下挫,中電跌了0.29%,電能亦跌了2.99%。
因此,如果預期後市的市况會好轉,進取一點,其實可以投資一些追蹤恒指表現的ETF或於本港上市的REITs。現時本港追蹤恒指表現的ETF主要有2隻,分別是盈富基金(2800)以及恒生(0011)推出的恒生指數ETF(2833)。
追蹤恒指表現的ETF,較港股基金優勝的地方,就是收費要廉宜得多。要買入一港股基金,首先必須一筆過支付2%至5%的首次認購費,然後每年還必須再支付1%至2%的基金管理費。
ETF勝在收費較基金廉
然而要買入追蹤恒指表現的ETF,收費基本上和買賣股票一樣,只須一筆過支付0.358%的買入費(經紀佣金︰0.25% + 印花稅︰0.1% + 交易費︰0.005% +交易徵費︰0.003%),恒生指數ETF的每年收費,更低至0.1%,盈富基金則為0.15%或以下。
雖然追蹤恒指表現的ETF,投資目標主要是複製恒指表現,不過通常也會出現追蹤誤差,翻查過去5年的紀錄,恒生指數ETF的追蹤誤差要低於盈富基金,前者介乎-0.68至+0.24個百分點,後者介乎-1.34至+0.24個百分點。
房託派息慷慨 收息之選
至於REITs,故名思義是從事房地產業務,例如酒店、商場、工廈以及商廈,因此,其主要收入來源便是來自於這些物業的租金。
於本港上市的REITs,一律受到《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所監管。據守則規定,REITs不得從事房地產以外的業務,而且每年亦必須將90%的除稅後盈利,以紅利的方式,派發給基金單位的持有人。因此,REITs的股價一般較具抗跌力,派息亦有保證,息率更十分吸引。
明報記者 崔競文
股票大致可以分為防守型及周期型股份,前者為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公用股,例如水、電、煤及經營大型公共運輸系統的公司;後者則為一些業務、盈利表現與經濟周期相關性較高的企業。
兩電股價 去年仍錄升幅
碰上經濟不景氣時,消費者最多也只能夠削減一些不必要的開支(例如買衣服、手袋、車或者樓),卻不能夠減少在水、電、煤,以及交通上的支出。因此,防守型股份的股價表現,理論上會較周期型股份平穩,抗跌能力亦會較強。
在本港上市、為本地公司、同時又具抗跌能力的公用股主要有兩隻,分別是中電控股(0002)及電能實業(0006)。事實上,去年恒指下挫19.97%,中電及電能卻逆市做好,分別上漲4.68%及17.24%,2008年金融海嘯時,恒指大跌48.27%,中電只微跌1.22%,電能更上升3.01%。
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指出,兩電抗跌能力強,主要是因為有利潤管制協議作後盾,兩電的准許利潤回報率,為固定資產平均淨值的9.99%,故它們的業務表現基本上已立於不敗之地,加上派息吸引(以兩電現時的股價計算,中電及電能今年的息率預計會有4.07厘及4.25厘),故一直深受保本型投資者的追捧。
預期後市向好 可買恒指ETF
不過有一點要留意的是,於經濟景氣,又或市况好轉之時,公用股的股價表現會遠遠落後大市,以2009年為例,恒指當年反彈了52.02%,兩電卻逆市下挫,中電跌了0.29%,電能亦跌了2.99%。
因此,如果預期後市的市况會好轉,進取一點,其實可以投資一些追蹤恒指表現的ETF或於本港上市的REITs。現時本港追蹤恒指表現的ETF主要有2隻,分別是盈富基金(2800)以及恒生(0011)推出的恒生指數ETF(2833)。
追蹤恒指表現的ETF,較港股基金優勝的地方,就是收費要廉宜得多。要買入一港股基金,首先必須一筆過支付2%至5%的首次認購費,然後每年還必須再支付1%至2%的基金管理費。
ETF勝在收費較基金廉
然而要買入追蹤恒指表現的ETF,收費基本上和買賣股票一樣,只須一筆過支付0.358%的買入費(經紀佣金︰0.25% + 印花稅︰0.1% + 交易費︰0.005% +交易徵費︰0.003%),恒生指數ETF的每年收費,更低至0.1%,盈富基金則為0.15%或以下。
雖然追蹤恒指表現的ETF,投資目標主要是複製恒指表現,不過通常也會出現追蹤誤差,翻查過去5年的紀錄,恒生指數ETF的追蹤誤差要低於盈富基金,前者介乎-0.68至+0.24個百分點,後者介乎-1.34至+0.24個百分點。
房託派息慷慨 收息之選
至於REITs,故名思義是從事房地產業務,例如酒店、商場、工廈以及商廈,因此,其主要收入來源便是來自於這些物業的租金。
於本港上市的REITs,一律受到《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所監管。據守則規定,REITs不得從事房地產以外的業務,而且每年亦必須將90%的除稅後盈利,以紅利的方式,派發給基金單位的持有人。因此,REITs的股價一般較具抗跌力,派息亦有保證,息率更十分吸引。
明報記者 崔競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