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處理投訴跟指引 顧客畀Like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03日 06:35
2012年02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很多僱員面對顧客投訴時,都會感到有點左右為難,原因是企業未必有一套統一和清晰的處理原則。有專家指出,處理投訴雖然難以定下一套全球「倒模」的標準,但亦有一些指引可以普遍遵從。而且,一套妥善的處理投訴機制,還可以融入公司的知識管理系統之中,說不定有助提高產品或服務質素、公司的信譽,以及顧客的滿意度。


SGS Hong Kong Limited(香港通用公證行有限公司)國際認證服務部副總監關靜儀、培訓經理馮學海表示,其實在2004年,ISO已經推出了ISO 10002「質量管理──顧客滿意度──投訴處理指引」。只不過,因為這始終是較新的東西,有興趣的公司大多數也只是派人學習,較少考取其認證。故相對其他的ISO標準來說,較少人知悉。


投訴處理有9大原則

關靜儀和馮學海指出,處理投訴的機制雖然難有一套全球「倒模」的標準,但也有好些原則可以遵從。根據ISO 10002這套指引,處理和管理投訴共有九大原則,分別是:透明度、無障礙、積極回饋、客觀公正、不收費、保密、以客為尊、問責、持續提升(見表)。


舉例說,位於遊客區內、顧客中很多為外國遊客的商店,就可能需要同時用中英文展示投訴熱線電話,或者同時提供中英文的投訴表格(因為外國遊客多數不懂看中文字)。反過來說,商戶亦不可以要求投訴者填寫太複雜的表格,令文盲或接近文盲者無法投訴。這些就是所謂「無障礙」的原則。


投訴「無障礙」 要客觀公正

另一方面,處理投訴時,亦必須客觀公正,不可以有既定立場。企業管理層既不可以偏袒員工,亦不可以偏袒顧客。雖然俗語常說「顧客永遠是對的」,但若因為偏袒顧客,要員工吃虧,即使今次解決了糾紛,但傷了員工的士氣和失掉民心,也不值得。至於「以客為尊」,則是指尊重顧客的投訴,認真地處理,而非盲目奉行「顧客永遠是對的」。一般企業對投訴的看法多數全是負面,但馮學海指出,企業亦應該要懂得「欣賞」投訴,視之為學習的機會。


關靜儀則透露,近年,她居住的大廈若需要暫停供水或供電的話(因為檢查、保養等原因),管理公司的工夫都做得很足。首先,它會在大廈大堂貼出告示。之後,則會在住戶的信箱中放入通知信。最後,在臨近停水或停電的日子時,管理員還會趁住戶出入時,再提醒他們多一次。


而且,管理公司甚至還會提醒住戶,在停電之前,雪櫃中的食物要處理好(怕停電時間過長,某些食物會變壞)。此外,最好先關掉大掣,以免恢復供電時,一下子全座大廈的電力需求太大,而增加燒保險絲(Fuse)的可能。


視顧客投訴 為學習機會

「為什麼管理公司懂得做這麼多工夫?這就是因為,它以往曾接過不少投訴,所以將以往的經驗融入了其知識管理系統之中!」馮學海說。關靜儀亦笑言,該管理公司以往每年確實被很多住戶投訴,近年的確明顯減少了。她更曾親眼見過一個有趣的個案。一名顧客在某商戶內大發脾氣投訴,但最終居然光顧更多。


個案要分類 助分析原因

除了九大原則之外,ISO 10002還要求,投訴要有紀錄。這可以是投訴處理表格,也可以是電腦資料庫,或者電話錄音等。此外,在表格或資料庫中,應該要對投訴進行某些分類。因為這樣有助分析和量化原因,從而總結經驗,設計出改善方案,「打預防針」,以避免同類投訴日後再出現。


關靜儀表示,ISO 10002沒有指明一定要安裝IT系統。不過,某些系統的確可能有些幫助。例如,最常見的,就是在電話投訴熱線背後加裝自動錄音系統。因為一般人若知道說話被錄音,都會收斂一些,不致於太過無理取鬧。此外,有本地旅遊業者提出,在旅遊巴上安裝攝錄設備,以便在內地遊客和本地導遊出現糾紛時,可作取證之用。她認為,這也是其中一個方法。


馮學海則建議,管理層和前線人員在處理投訴時,若能掌握一些情緒管理技巧,或會事半功倍。例如,「我知有些少唔方便」、「我明白你的感受」這些安撫式的說話,便有助投訴者冷靜。(但留意,這只是部分認同投訴者的感受,並非盲目斷定其投訴有理。)


另外,企業若對管理層和前線人員有適度的授權機制,亦有助加快化解某些棘手的個案。舉例說,某跨國酒店就授權其前線員工,涉及金額在某個數目以內的投訴,他們有權決定向顧客作出賠償。


明報記者 薛偉傑

圖片 劉焌陶、葉漢華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