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面對不明朗 摸石過河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01日 06:35
2012年02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香港經濟的特色之一,是資產價格甚受環球資金流向影響,因此港股的波幅一直很大,由此觀之,若本港能吸引多些長線資金留在本港樓巿,令它不致那麼容易大上大落,這對金融穩定應有正面的作用。


當然,樓市成為一個具投資價值的資產,亦會引起一些問題,其中之一便是本地人的購買力追不上海外富豪。事實是,倫敦和紐約的市中心物業,大部分都不是由當地人擁有。從某角度看,這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代價。不過,無論這是好還是壞,有人願意在港置業,這是對本港前景投下信心的一票,有很多地方的樓市即使用盡方法去吸引長線資金入市也辦不到。在這情况下,究竟香港是否不自覺地擁有了一些得來不易的資產,我們不珍惜之,會否有自毀長城之虞?


動聽的東西 常貨不對辦

記得在回歸期間,有一個說法是,本港樓價削弱本港的競爭力,一旦本港樓價下跌,本港的競爭力便會提升,那麼香港就自然會什麼都向好。基本上,這理論是動聽的,但可惜聽起來很好的東西,很多時都會貨不對辦。慧雅一向認為說得動聽是一門技術,但可行性卻往往是另一問題。慧雅甚為欣賞鄧小平先生的著名警句「摸着石頭過河」,蓋很多時,在現實世界裏面,是要「摸着石頭」才可過到河。事實上,「摸着石頭過河」亦是一甚為科學的過河和做事方法,蓋對很多事情,在我們未碰到它們前,可能會不太清楚的。在香港,置業不是容易事,不過這問題存在已久,本港在過去的發展不俗亦是事實。兩者之間會否有着一些微妙關係?慧雅會再談這問題。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