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眾所周知,單從數據去分析公司並不足夠,基金經理走訪公司是行內指定的動作。方偉昌過往一段經歷,令他更重視公司探訪。2001年他隻身前往台灣,於老牌台資券商奔亞證券任分析員。當時台灣盛行靠股票分析員,即俗稱的「財經演員」於不同的媒體上,給予所謂的「內幕貼士」。
「其實台灣與內地一樣,80%投資者均為散戶,他們都喜歡內幕貼士」他表示,當地不少報章,均大字標題點名指明那一隻股票會升,結果是見盡不少散戶「中伏」損手。方偉昌日後的投資路向,亦深以此歪風為戒。
與管理層會面 訪談上中下游
他表示,要了解一隻股票,應該由供應到分銷,上中下游開始。「我不止去與公司管理層會面,亦會找供應商及分銷商,多個層次去分析目標公司。」他不謂言,自己多年經驗中,亦曾買中「地雷」股票,令投資損手,故他更重視與人訪談。
在這過程中他的投資經驗變得更豐富,亦認識各行各業的人,知道不少金融界中千奇百怪的事情。例如認識一些中資企業的管理層,他們的背景複雜,有人耕田、有人早年從事裝修等行業。他指出,基金經理除了獲得名利外,這種特別的經驗亦很有趣。
「其實台灣與內地一樣,80%投資者均為散戶,他們都喜歡內幕貼士」他表示,當地不少報章,均大字標題點名指明那一隻股票會升,結果是見盡不少散戶「中伏」損手。方偉昌日後的投資路向,亦深以此歪風為戒。
與管理層會面 訪談上中下游
他表示,要了解一隻股票,應該由供應到分銷,上中下游開始。「我不止去與公司管理層會面,亦會找供應商及分銷商,多個層次去分析目標公司。」他不謂言,自己多年經驗中,亦曾買中「地雷」股票,令投資損手,故他更重視與人訪談。
在這過程中他的投資經驗變得更豐富,亦認識各行各業的人,知道不少金融界中千奇百怪的事情。例如認識一些中資企業的管理層,他們的背景複雜,有人耕田、有人早年從事裝修等行業。他指出,基金經理除了獲得名利外,這種特別的經驗亦很有趣。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