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安本姚鴻耀 選股集中港企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30日 06:35
2012年01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港股市去年在歐債陰霾下表現差勁,不過安本國際香港股票基金在去年仍然跑贏大市,較恒指及MSCI香港股票指數的回報都高,安本國際董事兼中國及香港股票投資主管姚鴻耀接受訪問時,談及選股策略,表示傾向選擇以香港為基地,在中港兩地都有發展的企業,而不會選擇中國企業。


港企風險管理較得宜

姚鴻耀表示,旗下基金持有的股份,以香港企業為主,例如金融類股份只有一間為中資企業,其他包括渣打(2888)、友邦(1299);房地產股亦只選擇香港地產股,包括新地(0016)及恒隆集團(0010),主要是因為對香港企業管理層質素較有信心,而且不少香港企業也發展內地,這類企業發展內地會比較審慎,風險管理比較得宜。


他表示,這是多年來的策略,由於中國企業仍然未成熟,很多時要透過香港企業去投資內地市場,例如房地產市場,「不少本港地產商在內地都有發展,中資企業在管理上不是十分健全,中資房地產商在買地時比較進取,但香港地產商則較謹慎,不會有太多借貸。」他指出,本港地產商除了較謹慎外,在發展商場及物業亦有較多經驗。


安本香港股票基金亦着重零售股,不過姚鴻耀表示傾向買入香港零售股多於內地企業,因為本港企業不會「亂開店」,「香港零售市場仍受惠內地客消費,但內地的零售業則不是太成熟,除了高稅率外,貨品種類亦較少,不能釋放中國人的消費力。」


他續稱,內地企業不習慣做品牌,多數着重出口,原因是內地品牌的競爭激烈,而且地方色彩濃厚,因此中國人都去全世界消費,但不留在本土花錢。姚鴻耀選擇的零售股,主要為本港企業,有六至七成業務在香港,有三成業務在內地發展。


今年首選消費股

另一個姚鴻耀避開內地企業的原因,是政府政策往往會凌駕在股東利益之上,「去年中央要調控,減低通脹,中資銀行受國策影響,去年表現不好,所以基金中只有一隻中資銀行股。」


對於今年的選股策略,姚鴻耀指出仍然是注重消費類股份,因為中國人仍有錢未釋放,「中國人願意花錢,有潛力消費。」他表示,基金管理策略是由下而上,他認為一家優質的公司,在經濟不景氣之下影響較小,同時在經濟復蘇時,會率先享受到經濟成果。他坦言,那類公司在股市「瘋狂」時或會跑輸大市,但基金策略以長線為主,希望買進股份後可以持有3至5年時間。


明報記者 羅湋楠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