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工行強勢可吸納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30日 06:35
2012年01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年初至今升勢強勁,到近期踏入超買區,不少股份的主動沽盤次數急增,就以上周五的工行(1398)為例,72%的交易次數是主動沽盤,但以量計,主動買盤沽盤各佔一半,這個情况已持續多天,反映很多散戶逢高沽貨,卻總有資金承接。


今輪升浪 由資金流入推動

數據顯示,最新一周流入中國股票基金的金額高達8.36億美元,佔區內不計日本的總額達62%。這個數字,亦跟港股超買但跌不落去互相呼應,買入一直強勢的工行應有利可圖。


恒指及國指14天RSI已升至約74,頗為超買,再加上基本因素並沒有太大變化,至少人行尚未有任何進一步放寬銀根的措施,按道理應該有所調整,這亦是大部分投資者的觀點。然而調整有出現,但往往維時不足1小時,每當即市由高位回落約1%左右,買盤很快便湧現,臨近收市更往往被掃至接近全日高位,淡友完全不能站穩陣腳。


市盈率7倍 估值低殘

這種市况,若非如2009年第2季有大量資金流入,便是如2007年般極度盲目樂觀,當前情况似前者較多。美國流動性一直超充裕,歐洲央行亦再進行曲線量化寬鬆,2月底尚有新一筆資金應市,內地雖未放寬,但外圍有資金,又憧憬會放水,一時間便爭相湧入。論估計,在整個亞太區,國指今年8.5倍的預測市盈率,只高於巴基斯坦和越南股市,較印度股市的15倍更折讓逾40%,如此低殘自然是炒作首選。


今年不少成分股錄得逾20%升幅,表現優於中小型股份,走勢亦穩定得多。始終資金流入必定先買大型股,論板塊則以內銀股最強,當中工行走勢極之對辦,由1月6日至今僅出現一支陰燭,預測市盈率僅7倍,較國指更低殘,可繼續看好。


明報記者 張兆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