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街頭騙案,騙徒除了要鼓其如簧之舌,間中亦需輔以道具加強說服力。警方在連串拘捕行動中搜獲不少道具,包括一張載有普通話與廣東話對照的「貓紙」,以確保本身操普通話的騙徒講基本廣東話對白時,能令對方聽得明白。
除了「早閃(晨),請滿(問)你一下」的設計開場白,「貓紙」尚寫有普通話與廣東話對照表,如「聽說叫聽講」;「現在叫以(宜)家」;「找叫玩(搵)」等,避免騙徒和事主雞同鴨講。
此外,為令事主上當,道具也會講求包裝,商罪科偵緝高級督察簡志韶舉例稱,騙徒會以仔細地綑綁成一盒盒的電容冒充高科技電子零件,索價200元一粒,聲稱轉手可獲利,「但實際上在鴨寮街只是賣幾蚊」。
最小事主年僅9歲
另總督察孔慶勳指出,街頭騙案受害人無分年紀或國籍,年紀最小的事主只有9歲,遭騙去3000多元的手機;而事主當中除港人外,還包括內地人,有祈福黨受害人是持雙程證的內地女子。至於騙徒亦包括本地和內地人,去年拘捕的14名騙子中,其中12名為內地人,但未見有內地人與港人聯合行騙。
除了「早閃(晨),請滿(問)你一下」的設計開場白,「貓紙」尚寫有普通話與廣東話對照表,如「聽說叫聽講」;「現在叫以(宜)家」;「找叫玩(搵)」等,避免騙徒和事主雞同鴨講。
此外,為令事主上當,道具也會講求包裝,商罪科偵緝高級督察簡志韶舉例稱,騙徒會以仔細地綑綁成一盒盒的電容冒充高科技電子零件,索價200元一粒,聲稱轉手可獲利,「但實際上在鴨寮街只是賣幾蚊」。
最小事主年僅9歲
另總督察孔慶勳指出,街頭騙案受害人無分年紀或國籍,年紀最小的事主只有9歲,遭騙去3000多元的手機;而事主當中除港人外,還包括內地人,有祈福黨受害人是持雙程證的內地女子。至於騙徒亦包括本地和內地人,去年拘捕的14名騙子中,其中12名為內地人,但未見有內地人與港人聯合行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