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天突然好奇,想找出哪隻股票既有證券分析員跟蹤、可以沽空、預測巿盈率又是港股最高的,最後我找到了一隻中國油氣控股(0702),2011年預測巿盈率高達110倍。仔細翻閱其年報及通告,深感不安。若我是機構投資者,會沽空該股。若我是散戶又有買基金,會電郵給基金經理,希望他沽空該股,當然會附上理據︰
一,據彭博資料,公司自前年中已處於淨現金狀態。(2010年中為3.5億元、2010年底為2.4億元、2011年中為2400萬元),但期間卻又多次配股、發行可換股債和認股權證去集資(見表)。筆者奇怪的是,若有項目要投資,為何不先動用淨現金,再向銀行貸款?批股和發可換股債會攤薄現有股東權益,很多公司都不到最後,都不走這一步。這令人懷疑,公司的現金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
公司現金真確性存疑
二,公司2011年上半年利息收入2.4萬元,這實在低得令人奇怪。公司現金由2010年底的2.4億元,減少到2011年中的2400萬元。就當2010年12月年結後,公司馬上花掉2.16億元,剩下2400萬元,然後放進銀行收息。我們把2.4萬元利息收入年度化,得出4.8萬元,這年度化後的利息收入,相對那2400萬元存款,只是0.2厘。公司業務及存款均在內地,息率不可能低到0.2厘,就當公司把錢存在香港銀行,作為上千萬元的大戶,利息也不可能只有0.2厘。只有被大銀行欺負的公公婆婆,才會收可憐的0.2厘息。同樣的情况也發生在2010年。筆者估計,2010年期間恆常存放在銀行的現金,大約應有6900萬元。我是這樣估出來的︰將2010年初及年底的現金數目相加再除2,得出平均現金1.26億元,扣除2010年的生產直接成本、行政費用、融資成本、應收帳應付帳及存貨的進進出出,便得出6900萬元。2010年公司的銀行利息收入只有約10萬元,相對6900萬元,只有0.14厘,也實在太低。公司奇低的利息收入,令人進一步懷疑其現金的真確性。
收入來源營運權快將屆滿
三,2011年中期報告披露,公司現時收入主要來自陝西省三個油田,即柳洛峪、閻家灣、金庄。金庄油田的營運權去年7月屆滿,將延長一年。筆者關心的是︰一年後怎辦?其中一個收入來源存去成疑,如何支持得了110倍的巿盈率?
四,去年11月,公司公布擬收購Kenwin Global,作價1.88億元人民幣,全部用現金支付。該資產2010年蝕錢,2011年首9個月都蝕。真金白銀去買一樣連年蝕錢的東西,公司究竟在幹什麼?
五,筆者一向對非國企 / 國家經營的石油天然氣公司很有戒心。石油天然氣屬戰略資源,而且利潤豐厚,如果項目理想,為何國家不自己做,而要讓其他人來做?
當然,筆者也只是從文字資料了解公司。內地國情複雜,公司的經營情况可能很理想,國家開發銀行旗下的國銀金融租賃去年12月為公司提供提款有限期為兩年、融資使用期限為5年、金額達1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能獲國開行融資,背景殊不簡單。可是,從牌面看,筆者感覺,沽空還是有贏面的。
土砲
逢周四刊出
一,據彭博資料,公司自前年中已處於淨現金狀態。(2010年中為3.5億元、2010年底為2.4億元、2011年中為2400萬元),但期間卻又多次配股、發行可換股債和認股權證去集資(見表)。筆者奇怪的是,若有項目要投資,為何不先動用淨現金,再向銀行貸款?批股和發可換股債會攤薄現有股東權益,很多公司都不到最後,都不走這一步。這令人懷疑,公司的現金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
公司現金真確性存疑
二,公司2011年上半年利息收入2.4萬元,這實在低得令人奇怪。公司現金由2010年底的2.4億元,減少到2011年中的2400萬元。就當2010年12月年結後,公司馬上花掉2.16億元,剩下2400萬元,然後放進銀行收息。我們把2.4萬元利息收入年度化,得出4.8萬元,這年度化後的利息收入,相對那2400萬元存款,只是0.2厘。公司業務及存款均在內地,息率不可能低到0.2厘,就當公司把錢存在香港銀行,作為上千萬元的大戶,利息也不可能只有0.2厘。只有被大銀行欺負的公公婆婆,才會收可憐的0.2厘息。同樣的情况也發生在2010年。筆者估計,2010年期間恆常存放在銀行的現金,大約應有6900萬元。我是這樣估出來的︰將2010年初及年底的現金數目相加再除2,得出平均現金1.26億元,扣除2010年的生產直接成本、行政費用、融資成本、應收帳應付帳及存貨的進進出出,便得出6900萬元。2010年公司的銀行利息收入只有約10萬元,相對6900萬元,只有0.14厘,也實在太低。公司奇低的利息收入,令人進一步懷疑其現金的真確性。
收入來源營運權快將屆滿
三,2011年中期報告披露,公司現時收入主要來自陝西省三個油田,即柳洛峪、閻家灣、金庄。金庄油田的營運權去年7月屆滿,將延長一年。筆者關心的是︰一年後怎辦?其中一個收入來源存去成疑,如何支持得了110倍的巿盈率?
四,去年11月,公司公布擬收購Kenwin Global,作價1.88億元人民幣,全部用現金支付。該資產2010年蝕錢,2011年首9個月都蝕。真金白銀去買一樣連年蝕錢的東西,公司究竟在幹什麼?
五,筆者一向對非國企 / 國家經營的石油天然氣公司很有戒心。石油天然氣屬戰略資源,而且利潤豐厚,如果項目理想,為何國家不自己做,而要讓其他人來做?
當然,筆者也只是從文字資料了解公司。內地國情複雜,公司的經營情况可能很理想,國家開發銀行旗下的國銀金融租賃去年12月為公司提供提款有限期為兩年、融資使用期限為5年、金額達1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能獲國開行融資,背景殊不簡單。可是,從牌面看,筆者感覺,沽空還是有贏面的。
土砲
逢周四刊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