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着今年政府換屆,一眾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的去留備受各界關注。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早前已放風聲,稱目前12.7萬至15.5萬元月薪的政治助理有減薪空間。該局副局長黃靜文亦認為,副局長能分擔局長職務,薪酬比例恰當,但「政助減薪或會好過啲」。有政治助理指出,他們負責的政治游說工作,很多都非在鎂光燈下進行,對外界批評感到無奈。
政府自2008年擴大問責制後,增設的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一直備受抨擊,有指他們薪酬過高、質素參差及職責不清,及至去年政府為一眾副局政助進行中期檢討時,仍有不少立法會議員未能認出他們,最終19名副局及政助一律被凍薪。
稱副局分擔職務薪酬恰當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黃靜文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副局的職責與局長有一定程度的關係,例如須在局長外訪及休假時「睇住大局」,並在政策範疇上分擔局長職務,故外界普遍認同副局長有存在需要,「與局長的薪金比例亦算恰當」。
指減薪仍有吸引力
至於政治助理,黃靜文認同該局局長譚志源較早前的說法,指該職位有減薪空間,更認為減薪後,有關職位仍不失吸引力,「在外界這些機會不多,即使將來不留任政府,出去選區議員、立法會議員,以及轉職傳媒或公關,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應該可吸引到有能力的人」。
目前政治助理的入職薪酬由月薪12.7萬至15.5萬元,黃靜文笑言:「(減薪)可能他們個心也舒服些。」
對於外屆批評政助職責不明,黃靜文建議,政府可研究向局長一筆過撥款,讓他們自行決定聘請多少名助理及其分工。她重申,如何改革問責制,仍須留待下屆政府全權決定,但現屆政府會提出建議及全面配合。
勞工及福利局政治助理莫宜端指出,他們每日進行的政治游說及拉票工作,很多都非在鏡頭下進行,認為外界對他們的評語未能反映事實的情况。對於向局長提供「一筆過撥款」聘用助理的建議,莫宜端認為讓局長有多個選擇「無可厚非」。
明報記者 林凱旻 冼韻姬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