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熱錢外逃 信貸或鬆綁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26日 06:35
2012年01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外匯佔款連月下降,對貨幣供應構成的潛在緊縮效應備受關注。然而,1月以來,隨着資金呈回流亞洲迹象,加上人民銀行屢向銀行體系「放水」,市場對內銀信貸投放增長的疑慮漸消。此外,內地近期頻傳監管資本要求暫緩執行,且略為放鬆,亦加深市場憧憬內銀放貸掣肘短期內或得以「鬆綁」。


據內地傳媒報道,踏入新一年,內銀信貸再次迎來蓬勃生機。四大國有銀行中,除農行(1288)外,其他三大銀行初步擬訂2012年新增信貸投放規模均較去年上升。另一方面,市傳人行允許內地五大銀行首季信貸增長規模,可較去年同期增加約5%,亦被市場解讀為鼓勵銀行放貸,以達穩定經濟的目標。


三大國有銀行 擬擴新增信貸規模

事實上,年初以來,內地多個城市首套房按揭利率已由去年底的基準利率上浮1.1倍,下調至基準利率,反映了去年信貸供應緊張的情况進一步紓緩。《中國證券報》引述消息人士稱,1月前十天四大銀行新增信貸達1100億元(人民幣.下同),業內人士估計,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規模或達9000至10,000萬億元。


有內地銀行業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受惠中央微調政策,銀行信貸規模將陸續釋放,「個人和企業信貸均見鬆動,房貸只要符合審批要求的都可取得貸款……銀行的態度也是愈早做(放貸)愈好,回報會較佳。」


不過,天量信貸投放的景象未必可以再現。中央去年10月中旬釋出微調信號,人行於12月初下調存款準備金率(RRR)後,未見進一步「降準」」,取而代之,上周連日透過公開市場逆回購向市場注資逾5000億元,以紓緩春節前的資金險情,規模較下調一次RRR釋出資金量約4000億元更大,有經濟師分析,人行此舉反映當局擔心採用力度較強的RRR工具會刺激信貸投放急增。


縱然外匯佔款去年10起呈負增長,扭轉過去4年資金淨流入之勢,惟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相信,外匯佔款下降僅屬暫時現象,按照今年廣義貨幣供應(M2)增長14%的目標,與去年的13.6%相若,他預計,今年新增貸款將乎8萬億至8.3萬億元,不會過度激增。


中信:外匯佔款下降 屬暫時現象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早前則撰文指出,倘外匯佔款持續減少,對貨幣供應的被動性貢獻將會下降,相應地銀行信貸對貨幣擴張的貢獻增加,長遠而言,為防止貨幣條件過度緊縮,人行需向市場注入人民幣流動性,存款準備金率或面臨趨勢性下調,貸存比率不高於75%的限制很大機會改變。


有關貸存比率及監管資本要求放寬與否,迄今尚未得到當局確認,不過,有銀行業分析師相信,在今年內地經濟「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當局未必會嚴格執行監管要求,「銀行該放的貸款還是會放,監管制約對信貸適度寬鬆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明報記者 劉欣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