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兩天農曆年假期最少發生3宗進食鯁喉事件。繼前日有七旬翁食年糕時鯁喉不治,昨日先後有38歲壯年漢和八旬老翁進食賀年食品時鯁喉窒息,一死一命危。其中吃煎堆的壯年漢經搶救後身亡,其男親友事後淡然稱﹕「呢啲係好普通嘅事。」醫生指出,市民平日較少吃賀年食品,進食時難免會「心急啲」,太快嚥下便容易鯁喉。
被煎堆鯁死男子鄭╳光(38歲),與家人居於紅磡家維邨家榮樓,據悉生前需服食精神科藥物,但未知是否有病。
昨早約9時,鄭進食煎堆作早餐,吞下後突然臉色大變,繼而不省人事,懷疑煎堆鯁喉造成窒息。其姓程母親(64歲)發現兒子全無反應,大驚報警。救護員到場,把鄭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救治,惜未能挽回一命。記者事後登門採訪,屋內親友淡然表示﹕「呢啲係好普通嘅事。」拒絕透露鄭是否患病。
親友淡然:很普通的事
至昨早11時許,一名年約80歲老翁於元朗大棠路崇正新村的居所進食冬菇時,疑冬菇鯁在食道不上不下,未能吐出,陷入昏迷。家人見狀報警,事主被送往博愛醫院救治,據悉命懸一線。
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煎堆為糯米製食品,接觸口水後會變得富黏性,猶如湯圓,故容易「吞錯格」誤吞進氣管。冬菇的質感則「滑捋捋」,若咀嚼不夠細緻,亦易鯁喉。
糯米類易「落錯格」進氣管
對於農曆新年期間頻發生鯁喉意外,關醫生表示賀年食品如年糕和煎堆等,市民平日較少吃,面對各種有新鮮感的食物時定會興高采烈,甚至「心急」進食,又因多人一起進食,「掛住傾偈,所以食得唔專心」,較大可能咀嚼得不仔細,較易鯁喉。
被煎堆鯁死男子鄭╳光(38歲),與家人居於紅磡家維邨家榮樓,據悉生前需服食精神科藥物,但未知是否有病。
昨早約9時,鄭進食煎堆作早餐,吞下後突然臉色大變,繼而不省人事,懷疑煎堆鯁喉造成窒息。其姓程母親(64歲)發現兒子全無反應,大驚報警。救護員到場,把鄭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救治,惜未能挽回一命。記者事後登門採訪,屋內親友淡然表示﹕「呢啲係好普通嘅事。」拒絕透露鄭是否患病。
親友淡然:很普通的事
至昨早11時許,一名年約80歲老翁於元朗大棠路崇正新村的居所進食冬菇時,疑冬菇鯁在食道不上不下,未能吐出,陷入昏迷。家人見狀報警,事主被送往博愛醫院救治,據悉命懸一線。
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煎堆為糯米製食品,接觸口水後會變得富黏性,猶如湯圓,故容易「吞錯格」誤吞進氣管。冬菇的質感則「滑捋捋」,若咀嚼不夠細緻,亦易鯁喉。
糯米類易「落錯格」進氣管
對於農曆新年期間頻發生鯁喉意外,關醫生表示賀年食品如年糕和煎堆等,市民平日較少吃,面對各種有新鮮感的食物時定會興高采烈,甚至「心急」進食,又因多人一起進食,「掛住傾偈,所以食得唔專心」,較大可能咀嚼得不仔細,較易鯁喉。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