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龍的始祖 為舜帝做民調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23日 12:35
2012年01月23日 12: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是壬辰龍年,雖然龍的起源難以稽考,但兩岸四地仍有不少以「龍」為姓的「龍族」開枝散葉,如台灣作家龍應台等更成為社會名人。中文大學姓氏學者翻查龍氏典故,發現最早可追溯至最少3500年前,三皇五帝中的舜帝時代,當時一名叫「龍」的人受任命擔任「納言官」,負責代舜帝收集民意。
秦始皇起成帝王象徵
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導師洪若震接受訪問時說,根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龍是一種有鱗的爬蟲類動物,其外形變化多端,而且有飛行能力,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時代。及後秦始皇自封為「祖龍」,令龍成為歷代帝王象徵,而現時常見的龍形圖案,則是根據宋朝提出的「三停九似」標準而定,「真正外形」已不可考。
他續稱,以往帝王均以龍為象徵,民間很少妄稱為「龍的傳人」,相信此說是源自近代台灣作曲家侯德健的同名歌曲,但龍作為中國人的姓氏,則最早見於三皇五帝時代。
他說,龍氏始祖起源在史書有不同記載。《尚書.舜典》記載,舜帝曾任命一個名叫「龍」的人擔任「納言官」,負責代他蒐集民意,以及向人民發布政令。而唐代專門記錄不同名門望族世系的《元和姓纂》則指出,後來舜帝賜龍以「豢龍」為氏,是為龍姓人民的祖先。到魏晉南北朝間,在現今新疆和中亞一帶,更有小國的國王姓龍。
百家姓排208 龍應台知名
要數近代最知名的龍氏,可算是台灣作家龍應台,她的父親龍槐生祖籍湖南,年輕時加入國民黨參軍,在內戰時逃到台灣定居。本地的知名龍氏,包括建築師、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龍炳頤等。
「龍」在「百家姓」逾400個主要姓氏中排208位,本港不少「龍子龍孫」已落地生根,香港社區發展網絡總幹事龍緯汶稱,自己祖籍廣東省高要縣的「龍家村」,相傳祖先是源於肇慶龍母產子,現時村內仍有數十名「龍子龍孫」居住,自己在村內亦有祖屋。
龍姓社工 盼貧富懸殊消失
身為社工的龍緯汶,一直服務弱勢社群和南亞裔人士。他說,由於自己姓氏罕見,曾有新朋友以為他是少數族裔人士,亦成為他與南亞裔人士打開話題的題材。
現時龍緯汶於油尖旺區開設食物銀行,協助基層市民解決三餐問題。談及龍年願望,他希望今年本港貧富懸殊消失,人人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他笑言「期望龍年食物銀行『客人』減少,最好食物銀行在龍年執笠」。
明報記者 蕭輝浩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