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工廈劏房戶面臨封樓 過年愁覓新家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22日 21:35
2012年01月22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屋宇署即將查封大角嘴工廈劏房,63戶近百名住客過年之際也要四處找房子。新移民單親爸爸李先生剛申請公屋,等候分配。任裝修的他月入約8000元,剛超過關愛基金的要求,未能受惠一次過搬遷津貼,擔心無錢和地方搬屋,最終只好攜子瞓街。


47歲的李先生來港不足3年,月入雖然約8000元,但收入不穩定。他兩年前離婚後,攜子以1500多元租下洋松街工廈100呎的劏房單位至今。


李先生指出,從不知道住處屬違例劏房,直至去年12月29日收到屋宇署信件,才知悉屋宇署今年3月7日封樓,拆卸相關僭建物。


單親漢﹕或攜子瞓街

李先生認為,單位現况很好,租金廉宜、交通方便和安全,「住在這裏很開心,可以說是安樂窩」。兒子生活開支是李收入的三分之一,加上要給在內地的父母生活費,「已沒有什麼可儲蓄」。


對於公屋輪候程序,李直至數月前才知悉自己有資格申請公屋,加上遭到逼遷,收集文件後,花逾一個月順利完成申請程序。李先生說,「入住公屋不可能(這麼快)輪到我,有中轉屋已很滿足。」李先生過年前已開始於附近、九龍城、觀塘找房子,但無奈租金都要4000多元,負擔不起,他直言,「(房屋署)收容所是無家可歸,流浪貓狗住的。我們是人,怎可去呢?」他表示,絕對不入住收容所,要是到期限仍找不到房子,「我會把牀放在街上,瞓街」。


「最便宜2600元」負擔不起

另外一居住上址「劏房」4年多的李姑娘(別稱)表示,「唐英年也來過(視察)」,無奈仍未有好消息。她曾於近至深水埗,遠至元朗、沙頭角找房子,惟「最便宜也要2600元」。李姑娘望當局能給予至少半年時間,「這較容易找,有中轉屋最好」。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組織幹事施麗珊表示,全港約有1500幢工廈,估計當中有數百幢工廈有劏房,供近萬市民居住,多是單身,大部分輪候公屋2至4年。她指出,若工廈劏房居民於單位清拆時仍未找到合適居所,政府會安排居民到收容所牀位,但希望政府暫緩封閉令,妥善照顧居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