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公院轉介病人私院用廉藥長青網文章

2012年01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1月14日 06:35
2012年01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病人黃女士2000年患上濕性黃斑病變,在公立醫院求醫,但因樂明晴屬自費藥物,每針約1萬元,打了5針她便「山窮水盡」,無法再負擔。公院主診醫生知道私家醫生可使用便宜一半,但效果與樂明晴相若的癌思停,便轉介她給私家眼科醫生。


病人哭訴留公院險變盲

黃女士在私家眼科醫生接受3年癌思停治療,大約打了10針,只用數萬元。黃女士現時的主診醫生賀澤烽,原任職公院,明白基層市民能力有限,故將可分針使用的癌思停,分給5至6名包括黃女士在內的病人使用,病人只需支付3000至4000元,便可接受樂明晴治療。他稱,私營醫療可以採用靈活做法,亦不會受制於不能用非註冊標籤藥物等規條。


黃女士說,現只剩40%視力,無法工作,但幾萬元的藥費仍可負擔,能保她僅有的視力更是十分值得。但回憶起當日在公院無法再支付藥費、差點變盲時,仍禁不住哭了出來。


另一黃斑病變患者簡女士,2006年轉介到賀的診所注射癌思停,她說餘下的視力沒有變差,現在仍能工作。


賀醫生說,注射黃斑病變藥物需在無菌手術室,故即使醫生不收費也要支付手術室費用,分針可讓幾名病人分擔費用。這種做法通常是提供給由公院轉介來的病人,他們多是無法負擔1至2萬元1次的針藥費。


有病人組織曾質疑分針的做法會增加感染引起併發症風險,但賀醫生說他為病人注射癌思停6年,共注射1600針,沒有病人受感染,國際研究也指癌思停治療黃斑病變有效。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