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參選人唐英年日前批評市建局賣樓「華而不實、貴到無倫」,他昨堅持不應只當市建局「是一盤生意做」,應「大刀闊斧檢討市建局角色」。他又解畫指當年出任財政司長期間,只負責審批「整個項目要支付多少費用,並非批准賣樓的價錢」。但市建局發言人隨後發稿還擊,指唐英年的評論不公道,又質疑他根本不了解市建局的運作。
市建質疑唐不了解運作
市建局發言人指出,局方從來無將重建工作視作一盤生意,該局的工作亦非以盈利為目標,強調市建局從來沒有做發展商,只是鼓勵發展商參與重建工作。發言人又說,在2008年至2010年期間,政府曾進行市區重建策略檢討,質疑時任政務司長的唐英年,為何當時不提出意見。
發言人又列舉過往工作計劃,力證過往不少項目的收購成本均很高,而且不少是蝕本,例如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收購支出已達110億元,預計整個項目要蝕45億元;太子道西以及上海街的兩個保育項目,亦合共要蝕16億元,至於中環街市重建,由於不會再興建樓宇,淨投入就要5億元。
唐英年日前批評市建局的言論掀起波瀾,他昨日企圖撲火,強調市建局有活化舊區的使命,不應「嫌貴」而不做某些項目。他昨午出席特首候選人座談會後會見記者,先說肯定市建局過去為舊區重建所做的工作,但認為「市建局的職能要作根本性檢討,不可作小修小補」。
他指出,隨社會和市民訴求有改變,政府或需「大刀闊斧檢討市建局角色」,包括應考慮收回該局的土地,以決定是應用來建公屋、居屋,又認為市建局的工作「不可當是一盤生意……賺錢才做,不賺錢不做」。他說,市建局如果因為嫌貴,而不做某些重建項目,是對不起市民。但當被問及如果市建局不賣樓,如何達至收支平衡時,唐就無直接回應問題。
稱任財爺時不批賣樓價錢
唐英年被多番質疑在當財政司長時,有份批出多項市建局被指貴價項目。唐英年回應指出﹕「你們在此糾纏是否有我責任,或者是市建局有責任,或者是其他人的責任,這是無需要的。」並強調自己只是「實事求是,以事論事」,並非針對任何機構和人。
市建質疑唐不了解運作
市建局發言人指出,局方從來無將重建工作視作一盤生意,該局的工作亦非以盈利為目標,強調市建局從來沒有做發展商,只是鼓勵發展商參與重建工作。發言人又說,在2008年至2010年期間,政府曾進行市區重建策略檢討,質疑時任政務司長的唐英年,為何當時不提出意見。
發言人又列舉過往工作計劃,力證過往不少項目的收購成本均很高,而且不少是蝕本,例如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收購支出已達110億元,預計整個項目要蝕45億元;太子道西以及上海街的兩個保育項目,亦合共要蝕16億元,至於中環街市重建,由於不會再興建樓宇,淨投入就要5億元。
唐英年日前批評市建局的言論掀起波瀾,他昨日企圖撲火,強調市建局有活化舊區的使命,不應「嫌貴」而不做某些項目。他昨午出席特首候選人座談會後會見記者,先說肯定市建局過去為舊區重建所做的工作,但認為「市建局的職能要作根本性檢討,不可作小修小補」。
他指出,隨社會和市民訴求有改變,政府或需「大刀闊斧檢討市建局角色」,包括應考慮收回該局的土地,以決定是應用來建公屋、居屋,又認為市建局的工作「不可當是一盤生意……賺錢才做,不賺錢不做」。他說,市建局如果因為嫌貴,而不做某些重建項目,是對不起市民。但當被問及如果市建局不賣樓,如何達至收支平衡時,唐就無直接回應問題。
稱任財爺時不批賣樓價錢
唐英年被多番質疑在當財政司長時,有份批出多項市建局被指貴價項目。唐英年回應指出﹕「你們在此糾纏是否有我責任,或者是市建局有責任,或者是其他人的責任,這是無需要的。」並強調自己只是「實事求是,以事論事」,並非針對任何機構和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