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考評局昨同步派發中國歷史科練習卷,試卷關於中國近代史的題目,比舊制會考、高考多。例如卷一必答題要求考生根據晚清局勢、民族主義抬頭等史實,分析辛亥革命成因。資深中史科教師何漢權指出,估計出題與去年辛亥革命百周年有關;今年適逢《南京條約》簽訂170周年,若按練習卷出題形式,考評局大有機會以此為題考問學生。
有機會考《南京條約》
根據考評局資料,今年全港共有8597人應考文憑試中史科,佔文憑試總考生人數逾一成。何漢權認為,以往會考和高考中史科考生,多放棄近代史,專攻清朝或以前歷史,但練習卷較多論及近代史,並要求考生融會貫通,要求考生熟悉不同時代史實。
教師質疑避問國共六四
何漢權同時質疑,試題迴避國共關係、六四事件等中國近代「敏感議題」。他以卷一第7條為例,題目雖然問及中國80年代的經濟發展,但問題僅從經濟角度出發,似刻意迴避政治因素,有欠全面。他說:「若從歷史出發,根本沒有敏感不敏感的議題,只要是史實,考生就有必要全面認識,考核亦應更全面。」
何漢權表示,考評局把握辛亥革命百周年的機遇出題,可讓學生明白中史科本意是要求學生鑑古知今,而今年適逢《南京條約》簽訂170周年,相信有關題目可能出現在3月的文憑試。至於試卷深淺問題,何認為練習卷比早期的樣本試題淺,回應學界訴求,期望真正試卷與練習卷程度相若。
有機會考《南京條約》
根據考評局資料,今年全港共有8597人應考文憑試中史科,佔文憑試總考生人數逾一成。何漢權認為,以往會考和高考中史科考生,多放棄近代史,專攻清朝或以前歷史,但練習卷較多論及近代史,並要求考生融會貫通,要求考生熟悉不同時代史實。
教師質疑避問國共六四
何漢權同時質疑,試題迴避國共關係、六四事件等中國近代「敏感議題」。他以卷一第7條為例,題目雖然問及中國80年代的經濟發展,但問題僅從經濟角度出發,似刻意迴避政治因素,有欠全面。他說:「若從歷史出發,根本沒有敏感不敏感的議題,只要是史實,考生就有必要全面認識,考核亦應更全面。」
何漢權表示,考評局把握辛亥革命百周年的機遇出題,可讓學生明白中史科本意是要求學生鑑古知今,而今年適逢《南京條約》簽訂170周年,相信有關題目可能出現在3月的文憑試。至於試卷深淺問題,何認為練習卷比早期的樣本試題淺,回應學界訴求,期望真正試卷與練習卷程度相若。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