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促使內地港童父母不計長途跋涉帶子女來港就醫,與本港的醫療水平高於內地不無關係,加上內地醫院人流超高亦是原因之一。本報記者7月底到訪深圳市兒童醫院,求診人數太多,要站到醫院停車場,陪病童的家長們,人人手上不是拿着一把雨傘為兒女擋太陽,就是拿着一枝晾衫竿,鈎着裝滿靜脈注射液的袋子,為病童打點滴。
本報記者到訪的一天,氣溫逾30℃。在醫院外,彭氏夫婦站在太陽底下滿頭大汗,彭先生撑着點滴袋,為在妻子懷中的11個月大的兒子打點滴,身旁更有大女兒和二兒子,一家五口對這環境似乎習以為常。醫院內擠滿人,幾間用作給病童打點滴的房間、走廊、候診室都接踵摩肩。3歲的小楊發高燒,媽媽及阿姨一早就來排隊,等了4、5個小時才見到醫生。她說醫院空調不好有點悶熱,雖未到過香港,但相信香港條件肯定較佳。
有曾到訪深圳市兒童醫院的香港兒科醫生指出,該院門診每日人流高達4萬,令人難以置信,這麼多人流,醫院根本無法應付,這亦令醫院的衛生環境變差。
內地沒個別疫苗 來港注射
這邊廂,香港衛生署轄下的油麻地母嬰健康院同樣被內地港童「攻陷」,候診室坐滿說普通話及操內地口音的婦女。來自順德的盧太已是第4次帶6個月大的女兒來港注射疫苗,直言對內地的醫療質素沒信心。
來自佛山的何小姐帶着在港出生、4個月大的兒子來港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她說,每次來港的交通費動輒要300元,而且帶着兒子長途跋涉,十分不便,但內地沒有這種疫苗,才會帶兒子來港注射。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