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奮鬥房】今屆金像獎提名名單,我發現……長青網文章

2019年03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3月24日 06:35
2019年03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香港電影金像獎」除了是一個頒獎禮,更是每年香港電影風向與形勢的指標,看着一個個獎項的提名名單,就可以大概了解到當下的香港電影圈,正呈現着怎樣的現象。
1 低成本電影殺入技術獎
一直以來,攝影、美術、剪接、音響效果等獎項,都會非官方地被統稱為技術獎,這些獎項的成績,傳統上或多或少都會與電影的製作成本有關,因為若你在製作上沒有一定的資本,是頗難將當中的美學與難度呈現出來給評審看見。你看奧斯卡的相關獎項提名,美術與服裝,大部份都被古裝或奇幻電影所包攬,而剪接與音效,又經常被特技巨獻,及大型戰爭片所囊括。
香港呢?傳統上也是一些古裝片與大製作的天下,不過這兩年在提名上多了些轉變。繼上一屆杜汶澤導演的《空手道》,以風格化的低成本電影姿態,讓兩位新一代電影人譚運佳及張蚊得到了「最佳攝影」與「最佳美術指導」的提名後,今年幾部低成本本地電影也能成功地在不同的範圍中打入五強。張蚊憑《翠絲》得到「最佳美術指導」及「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的提名;譚國明、雪蓮憑《逆向誘拐》提名「最佳剪接」;而更難得的是,只有五百多萬成本新導演李卓斌執導的《G殺》,同時讓譚家豪殺入了「最佳攝影」、許文傑殺入「最佳剪接」以至杜篤之與吳書瑤殺入「最佳音響效果」提名。當然雪蓮、杜篤之與吳書瑤早為大師級人馬,但能在有限的資源上,這幾部電影能與其他大片如《紅海行動》、《無雙》、《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等同場比拼技術獎,確實讓人振奮。
2 中生代的新面孔
今年的男配角競爭極為激烈,而其中兩個名字是在香港的電影以至電視圈都比較少見的,他們就是同樣來自舞台劇界,《逆流大叔》的潘燦良與《翠絲》的袁富華,他們需要力敵出身於TVB的《逆流大叔》黃德斌、《無雙》廖啟智,以及一出道就在電影圈打滾的《淪落人》李燦琛。
值得留意是,潘燦良、袁富華甚至黃德斌雖然在年齡上已屬於中生代,但他們卻算是電影界別上的生力軍,可見除了年輕層面,在其他主要角色的層面上,香港電影也在追尋着一些讓觀眾有新鮮感的新面孔。
3 兩學院瓜分編劇提名
「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浸會大學」一直都培育出不少的電影創作人,來到今屆的編劇範疇,五個提名單位與兩大學院均有着極大淵源。《無雙》的莊文強與《淪落人》的陳小娟均為「浸會大學」的畢業生;而另外三個提名單位,他們與「演藝學院」的關係則更為密切。《翠絲》的舒琪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的前院長,《自由行》的陳慧與應亮則分別是「電影電視學院」的前講師及前客席講師,而陳慧任教是編劇科,她於去年打開了另一片天空,到了台灣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任職。那麼她離開後,「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編劇科的教職誰接手了?剛巧就是十多年前畢業於「演藝學院」、《逆流大叔》的陳詠燊(對,就是筆者我了)。緣份這兩字,真奇妙。
本欄逢周日刊登
撰文:陳詠燊
本欄逢周日刊登
奮鬥房
《逆流大叔》編劇、導演,寫了18年劇本,自覺最能夠代表到個人思維嘅劇本其實係《追擊8月15》。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