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蘋果日報】江碧蕙說自己沒興趣升學,所以十六歲入馬會當騎師。不過,她對數字應該頗為敏銳。她很清楚記得,自己在一六年六月廿三日草擬離婚通知書,七日後的六月三十日,正式離婚。回到香港的一星期後,認識第二任丈夫。認識六星期,被求婚。她答應,先決條件是婚禮一定要在另一年舉行。「我不想離婚證書跟結婚證書寫着同一個年份,一七年結婚的話,任何一日也可以,一月一日也可以。」
「使唔使咁快呀?」不是我發問的。是江碧蕙的母親。「是報復嗎?」這個,我發問。「不是。只是,日子開心不開心,都要過,為甚麼不選擇過得浪漫一點?浪漫是人生必需品,是主菜,對我來說,從來不是甜品。」浪漫有害。廿一歲因為追求浪漫所以嫁人,給上一段婚姻弄到傷痕纍纍,還是不服輸不怕死。「甚麼都試過了,還有甚麼可以輸?當你失去過所有,你會發現,人生其實只有兩件事不可以失去:一是健康,二是快樂。為了快樂,就算要我輸多一次,也心甘命抵。不是嗎?我老公咁靚仔。」
四十二歲的太太,笑得像二十四歲。
好勝的第一位
江碧蕙很感恩,自己是香港第一位女性騎師。即使,策騎五季,頭馬數字不過11。不過,第一就是第一。「上天好公平,人無十全十美,我拿着全香港第一位女性騎師的名銜,夠我行一世。」
父親是印刷廠東主,馬會會員。因壓力過重患上大頸泡,有醫生朋友建議騎馬治療。「爸爸畏高,一上馬便驚。我好心,陪伴左右,實情是覺得價值兩、三千元一套的騎馬裝備很有型。」那年,江碧蕙13歲。
要醫治情緒病可以很容易。只要讓病人沒空閒思考。跑步者尚且有空一邊飛奔一邊掛心,業餘騎師只能夠用盡精神盤算如何避免墮馬。三、四個月後,江父不藥而癒,女兒反而一直騎下去。「那種風馳電掣的感覺,就算開更快的車也及不上。駕駛,按個煞車掣,車會停;策騎,是挑戰一隻動物,要用身體用技術去叫停一匹馬。」
「我太好勝。」
江碧蕙說,自小已夢想成名。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母親,像一般家長,希望女兒腳踏實地,彷彿讀完大學便平步青雲。正途太慢,江碧蕙中三未畢業便進入騎術學校受訓。不說,你以為她是活在基層中的基層,趕住發達。「很多世叔伯看不起我騎馬,嘲笑我執馬屎,問我爸爸媽媽為甚麼推個女去送死。」
四個女學員,得兩個正式出道。江碧蕙是第一個,萬千寵愛在一身。「我原來創造了歷史,童年時渴望成名,不經不覺便實現了。到今時今日,你介紹我,還是形容為香港第一位女性騎師。」好勝,不失好事。「好勝,也有壞處。好勝的人,會好自然將所有責任孭在自己身上。」
「會好辛苦。」
跳樓請先還錢
江碧蕙的好勝,好勝到一個程度,以為可以好好掌控自己的一生。希望在35歲前生到四個小朋友,21歲便下嫁給同馬房的師兄,法籍騎師李格力。如意算盤是每隔三年生一個,時間剛剛好。現實是只需一場小意外,足夠打亂一切部署。「婚後,墮馬,傷了腎,要進食類固醇。由食類固醇第一日起,便不可以再騎馬,一食食了14年。食類固醇,原則上,應該會肥,我是例外,瘦到只有80磅。」因為抑鬱,為無法生兒育女而抑鬱。
幾乎同一時間,父親破產。江碧蕙像觀看電視連續劇的情節。「人生原來可以非常戲劇化。爸爸試過坐在辦公室,打算尋死。有個叔叔找上門:『江生,你不要跳樓住,要死,都先還錢給我呀!』又有紙廠老闆找我媽媽:『江太,你個女剛剛才有點名氣,你都不想她有事吧。』我說不如報警,父母說不想拖累我。結果,我孭了條數,分期還,像替父母還債。」
也真是雙重打擊。「我從來沒有想過提早掛靴。事實上,我覺得那時才剛剛踏入成熟期。最不忿是,鍾麗芳、余詠詩、蔣嘉琦,幾位女騎師都有風風光光正式掛靴的一天。我沒有。停了,便停了。連道別的機會也沒有。」江碧蕙漏了沒提簡慧榆,1999年於賽事途中墮馬身亡的女騎師。突然,江碧蕙哭了,訪問過程中的第一次。「做人,真不可以太貪心。」
兒子的一句話
騎師畢竟追求速度。仍然年輕,也等不及,試了九次試管嬰兒,才成功。又輪到丈夫不獲馬會發牌。「他有爭取過,但沒有這份命水。跟他一齊離開是一份責任,嫁夫隨夫,否則不能維繫一個家庭。」
放低在香港的一切,前往陌生的世界,已經不去細想適應與否的問題。「當你有小朋友,你不是為自己適應,是為小朋友適應。」一早打消了對擁有四個小朋友的執迷,但移居法國初期,居然自然懷孕。曾經,很幸福。「男性也會有更年期。去到人生某個階段,或者遇到職業上的轉變,人便自自然然產生好多憂慮。到跟前夫出現分歧,我才開始考慮是否該為自己着想多一點。你為家庭付出所有,如果,身邊的人同樣珍惜,你會覺得沒有所謂;一旦發現大家不在同一個方向,就好難繼續行下去。」老早想過分道揚鑣,還是選擇啞忍。「出現問題時,第二個兒子才八歲,我只可以委曲求全。現在才明白,為小朋友而勉強一段關係,絕對不是好事。根本一早應該分開。但我捱多了四年,很多問題浮面,讓他們看到很多惡劣的畫面。沒可能瞞騙的,一分房睡,他們便心知肚明;兩夫婦互不尊重,小朋友肯定會感受到父母間眉頭眼額的變遷。」
最終肯下定決心提出離婚,也因為兒子一句話。「個大仔跟我說:『媽,你走啦,繼續下去,我也好痛苦。』我才醒覺。你知道嗎?我本來還打算捱下去,大不了一不開心便飛返香港逃避現實。父母勸我,兄弟姊妹勸我,朋友勸我,我也沒聽入耳。會欺騙自己,過到今天,明天便沒事發生。到自己的親生仔開口,我立即走。」說到這裏,江碧蕙再哭了,第二次。
一路哭,一路笑。「最可憐是臨離婚的半年,他經濟封鎖我,以為可以逼到我就範。我才醒一醒。跟他一起21年了,原來,這個人根本半分也不了解我。我份人,你越想強制我,我越強。我會怕環境惡劣?爸爸破產時,我拿出所有嫁妝去典當,供弟妹繼續升學;學不好法文,我上網訂購Gel甲產品,幫法國的媽媽美甲,利用那45分鐘空檔,強迫自己跟她們吹水。別人給我修甲20年,我從來沒有學過,但投資一萬元,三個月便回本,之後還有錢賺。他居然認為我最關心生計問題?」
結果,他用了一星期處理離婚事宜。執拾好行李,寄回香港老家,買好機票,帶着兩個行李箱便瀟灑離開。臨行前,還替前夫將家居雜物打理得妥妥當當。「我要給小朋友知道,他們的媽媽是個怎樣的人。無論對方怎樣對待自己,也不等於要用同一種方法反擊。」前夫還在計較究竟是誰人主動提出離婚,不想自己似個壞人。嗯,男人。
死在法國人手
逃離災場,火速再踏上另一個災場,又是甚麼一回事?「再一次死在法國人手。」
現任丈夫是法籍網球教練,是江碧蕙在回港後參加船河派對時認識。至少有三項優點。一:如前文所述,靚仔。二:浪漫。「中國人不會日日跟你講有幾愛你,他會,在任何時候做着任何事情也可以輕輕鬆鬆說出口。有哪一個女人不喜歡給人痛錫?沒有,個個女人也喜歡。」
三:不打算生育。「他說不想有小朋友,我才肯跟他一齊。我不可以再有小朋友。我已經有兩個責任,不想再負更多的責任。我是個追求浪漫的人,偏偏,根本從來沒試過享受二人世界。生小朋友很容易,栽培很難。我不想再添上壓力。
「何況,我根本不是個稱職的母親。」江碧蕙說,不稱職,因為不能夠再伴隨在兒子的身邊。「在外國,對小朋友的成長可能比較好;在將來,他們應該會好開心。路是自己選擇,我們也不可以後悔。」
我只需要一杯橙汁
16歲開始在馬圈打滾,江碧蕙當然早熟。21歲結婚之前,已拍過好幾次拖,對象次次也是大叔。「第一個大我20年,我才17歲;第二個大我15年;之後一個大我7年;前夫大我11年;現任大我年半,算最接近。」這很合理,當年的少女,現在也不可能不承認成熟。
少女心卻多數反比地增長。比江碧蕙遲出道的女騎師余詠詩,退役後已晉升到副練馬師職位,劍指成為全香港第一位女練馬師。她下嫁的,同樣是騎師,叫薛順強。華人,江碧蕙口中不懂浪漫為何物的華人。
羨慕嗎?大概不會。不要忘記,浪漫才是她的主菜。事業不是。「究竟甚麼對我最重要?我會說是一杯橙汁。21年來,前夫從來未試過替我弄一杯橙汁;現在,我每朝也會收到一杯由丈夫親手榨的橙汁。所謂浪漫,未必是花言巧語,未必是誇張的行為,其實,可以只不過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就係咁簡單?榨杯橙汁好小事箒。我決定學習法國人一樣浪漫。不過,老婆,飲完之後,可否勞煩你入廚房洗一洗個榨汁機?
「使唔使咁快呀?」不是我發問的。是江碧蕙的母親。「是報復嗎?」這個,我發問。「不是。只是,日子開心不開心,都要過,為甚麼不選擇過得浪漫一點?浪漫是人生必需品,是主菜,對我來說,從來不是甜品。」浪漫有害。廿一歲因為追求浪漫所以嫁人,給上一段婚姻弄到傷痕纍纍,還是不服輸不怕死。「甚麼都試過了,還有甚麼可以輸?當你失去過所有,你會發現,人生其實只有兩件事不可以失去:一是健康,二是快樂。為了快樂,就算要我輸多一次,也心甘命抵。不是嗎?我老公咁靚仔。」
四十二歲的太太,笑得像二十四歲。
好勝的第一位
江碧蕙很感恩,自己是香港第一位女性騎師。即使,策騎五季,頭馬數字不過11。不過,第一就是第一。「上天好公平,人無十全十美,我拿着全香港第一位女性騎師的名銜,夠我行一世。」
父親是印刷廠東主,馬會會員。因壓力過重患上大頸泡,有醫生朋友建議騎馬治療。「爸爸畏高,一上馬便驚。我好心,陪伴左右,實情是覺得價值兩、三千元一套的騎馬裝備很有型。」那年,江碧蕙13歲。
要醫治情緒病可以很容易。只要讓病人沒空閒思考。跑步者尚且有空一邊飛奔一邊掛心,業餘騎師只能夠用盡精神盤算如何避免墮馬。三、四個月後,江父不藥而癒,女兒反而一直騎下去。「那種風馳電掣的感覺,就算開更快的車也及不上。駕駛,按個煞車掣,車會停;策騎,是挑戰一隻動物,要用身體用技術去叫停一匹馬。」
「我太好勝。」
江碧蕙說,自小已夢想成名。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母親,像一般家長,希望女兒腳踏實地,彷彿讀完大學便平步青雲。正途太慢,江碧蕙中三未畢業便進入騎術學校受訓。不說,你以為她是活在基層中的基層,趕住發達。「很多世叔伯看不起我騎馬,嘲笑我執馬屎,問我爸爸媽媽為甚麼推個女去送死。」
四個女學員,得兩個正式出道。江碧蕙是第一個,萬千寵愛在一身。「我原來創造了歷史,童年時渴望成名,不經不覺便實現了。到今時今日,你介紹我,還是形容為香港第一位女性騎師。」好勝,不失好事。「好勝,也有壞處。好勝的人,會好自然將所有責任孭在自己身上。」
「會好辛苦。」
跳樓請先還錢
江碧蕙的好勝,好勝到一個程度,以為可以好好掌控自己的一生。希望在35歲前生到四個小朋友,21歲便下嫁給同馬房的師兄,法籍騎師李格力。如意算盤是每隔三年生一個,時間剛剛好。現實是只需一場小意外,足夠打亂一切部署。「婚後,墮馬,傷了腎,要進食類固醇。由食類固醇第一日起,便不可以再騎馬,一食食了14年。食類固醇,原則上,應該會肥,我是例外,瘦到只有80磅。」因為抑鬱,為無法生兒育女而抑鬱。
幾乎同一時間,父親破產。江碧蕙像觀看電視連續劇的情節。「人生原來可以非常戲劇化。爸爸試過坐在辦公室,打算尋死。有個叔叔找上門:『江生,你不要跳樓住,要死,都先還錢給我呀!』又有紙廠老闆找我媽媽:『江太,你個女剛剛才有點名氣,你都不想她有事吧。』我說不如報警,父母說不想拖累我。結果,我孭了條數,分期還,像替父母還債。」
也真是雙重打擊。「我從來沒有想過提早掛靴。事實上,我覺得那時才剛剛踏入成熟期。最不忿是,鍾麗芳、余詠詩、蔣嘉琦,幾位女騎師都有風風光光正式掛靴的一天。我沒有。停了,便停了。連道別的機會也沒有。」江碧蕙漏了沒提簡慧榆,1999年於賽事途中墮馬身亡的女騎師。突然,江碧蕙哭了,訪問過程中的第一次。「做人,真不可以太貪心。」
兒子的一句話
騎師畢竟追求速度。仍然年輕,也等不及,試了九次試管嬰兒,才成功。又輪到丈夫不獲馬會發牌。「他有爭取過,但沒有這份命水。跟他一齊離開是一份責任,嫁夫隨夫,否則不能維繫一個家庭。」
放低在香港的一切,前往陌生的世界,已經不去細想適應與否的問題。「當你有小朋友,你不是為自己適應,是為小朋友適應。」一早打消了對擁有四個小朋友的執迷,但移居法國初期,居然自然懷孕。曾經,很幸福。「男性也會有更年期。去到人生某個階段,或者遇到職業上的轉變,人便自自然然產生好多憂慮。到跟前夫出現分歧,我才開始考慮是否該為自己着想多一點。你為家庭付出所有,如果,身邊的人同樣珍惜,你會覺得沒有所謂;一旦發現大家不在同一個方向,就好難繼續行下去。」老早想過分道揚鑣,還是選擇啞忍。「出現問題時,第二個兒子才八歲,我只可以委曲求全。現在才明白,為小朋友而勉強一段關係,絕對不是好事。根本一早應該分開。但我捱多了四年,很多問題浮面,讓他們看到很多惡劣的畫面。沒可能瞞騙的,一分房睡,他們便心知肚明;兩夫婦互不尊重,小朋友肯定會感受到父母間眉頭眼額的變遷。」
最終肯下定決心提出離婚,也因為兒子一句話。「個大仔跟我說:『媽,你走啦,繼續下去,我也好痛苦。』我才醒覺。你知道嗎?我本來還打算捱下去,大不了一不開心便飛返香港逃避現實。父母勸我,兄弟姊妹勸我,朋友勸我,我也沒聽入耳。會欺騙自己,過到今天,明天便沒事發生。到自己的親生仔開口,我立即走。」說到這裏,江碧蕙再哭了,第二次。
一路哭,一路笑。「最可憐是臨離婚的半年,他經濟封鎖我,以為可以逼到我就範。我才醒一醒。跟他一起21年了,原來,這個人根本半分也不了解我。我份人,你越想強制我,我越強。我會怕環境惡劣?爸爸破產時,我拿出所有嫁妝去典當,供弟妹繼續升學;學不好法文,我上網訂購Gel甲產品,幫法國的媽媽美甲,利用那45分鐘空檔,強迫自己跟她們吹水。別人給我修甲20年,我從來沒有學過,但投資一萬元,三個月便回本,之後還有錢賺。他居然認為我最關心生計問題?」
結果,他用了一星期處理離婚事宜。執拾好行李,寄回香港老家,買好機票,帶着兩個行李箱便瀟灑離開。臨行前,還替前夫將家居雜物打理得妥妥當當。「我要給小朋友知道,他們的媽媽是個怎樣的人。無論對方怎樣對待自己,也不等於要用同一種方法反擊。」前夫還在計較究竟是誰人主動提出離婚,不想自己似個壞人。嗯,男人。
死在法國人手
逃離災場,火速再踏上另一個災場,又是甚麼一回事?「再一次死在法國人手。」
現任丈夫是法籍網球教練,是江碧蕙在回港後參加船河派對時認識。至少有三項優點。一:如前文所述,靚仔。二:浪漫。「中國人不會日日跟你講有幾愛你,他會,在任何時候做着任何事情也可以輕輕鬆鬆說出口。有哪一個女人不喜歡給人痛錫?沒有,個個女人也喜歡。」
三:不打算生育。「他說不想有小朋友,我才肯跟他一齊。我不可以再有小朋友。我已經有兩個責任,不想再負更多的責任。我是個追求浪漫的人,偏偏,根本從來沒試過享受二人世界。生小朋友很容易,栽培很難。我不想再添上壓力。
「何況,我根本不是個稱職的母親。」江碧蕙說,不稱職,因為不能夠再伴隨在兒子的身邊。「在外國,對小朋友的成長可能比較好;在將來,他們應該會好開心。路是自己選擇,我們也不可以後悔。」
我只需要一杯橙汁
16歲開始在馬圈打滾,江碧蕙當然早熟。21歲結婚之前,已拍過好幾次拖,對象次次也是大叔。「第一個大我20年,我才17歲;第二個大我15年;之後一個大我7年;前夫大我11年;現任大我年半,算最接近。」這很合理,當年的少女,現在也不可能不承認成熟。
少女心卻多數反比地增長。比江碧蕙遲出道的女騎師余詠詩,退役後已晉升到副練馬師職位,劍指成為全香港第一位女練馬師。她下嫁的,同樣是騎師,叫薛順強。華人,江碧蕙口中不懂浪漫為何物的華人。
羨慕嗎?大概不會。不要忘記,浪漫才是她的主菜。事業不是。「究竟甚麼對我最重要?我會說是一杯橙汁。21年來,前夫從來未試過替我弄一杯橙汁;現在,我每朝也會收到一杯由丈夫親手榨的橙汁。所謂浪漫,未必是花言巧語,未必是誇張的行為,其實,可以只不過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就係咁簡單?榨杯橙汁好小事箒。我決定學習法國人一樣浪漫。不過,老婆,飲完之後,可否勞煩你入廚房洗一洗個榨汁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