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經多年討論,全港首個無煙拜祭的公營骨灰安置所,將於明年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最快2023年於石門落成。方案兩年前曾遭多名沙田區議員反對,政府最新向沙田區議會提交的修訂方案,仍只有一條行人隧道出入龕場;當局堅稱只要配合臨時管制措施,足以疏導春秋二祭逾萬人流。有議員炮轟政府輕視交通問題,擔心春秋二祭入石門的車龍隨時倒灌至市中心,甚或癱瘓整個沙田。
石門骨灰安置所將設4萬龕位,是全港首個全面禁止香燭祭品的龕場;也設多用途展覽室、紀念花園及紀念壁等推廣綠色殯葬。龕場特設「電子探索龕位位置系統」,據悉類似部份公營龕場的「墓穴搜尋系統」,只要輸入先人姓名及壁龕編號,就可找到先人骨灰所在樓層及位置。
區議員憂塞爆沙田
不過,龕場位處的安興里廢物轉運站毗鄰用地,僅安興里一條道路連接出浸大石門校園、碩門邨及馬鐵石門站。政府2012年的交通影響評估認為,只要配合節日的人流管制措施,就可以緩解春秋二祭的人流;6年來政府仍然接納該評估。
沙田區議會衞生及環境委員會昨召開會議,兩年前反對興建龕場的民建聯黃冰芬表示,運輸署雖估計只有30%人坐巴士、小巴等交通工具前往龕場,但因區內巴士及小巴班次本就不多,擔心石門居民屆時無車可搭,建議設穿梭巴士疏導。
民建聯招文亮稱,假設拜祭者中1%至5%人會駕駛私家車,都足以塞爆石門,希望當局多做配套。新民黨黃嘉榮則稱,如果車龍塞爆石門,可能延伸至沙田市中心並癱瘓沙田交通。公民黨容溟舟亦指,鄰近龕場的碩門邨二期,長期有私家車停泊,擔心到了春秋二祭更嚴重。惟與會政府代表未有作出任何承諾,食環署副署長(環境衞生)黃淑嫻僅表示,會參考議員意見及繼續跟進。
■記者于健民
石門骨灰安置所將設4萬龕位,是全港首個全面禁止香燭祭品的龕場;也設多用途展覽室、紀念花園及紀念壁等推廣綠色殯葬。龕場特設「電子探索龕位位置系統」,據悉類似部份公營龕場的「墓穴搜尋系統」,只要輸入先人姓名及壁龕編號,就可找到先人骨灰所在樓層及位置。
區議員憂塞爆沙田
不過,龕場位處的安興里廢物轉運站毗鄰用地,僅安興里一條道路連接出浸大石門校園、碩門邨及馬鐵石門站。政府2012年的交通影響評估認為,只要配合節日的人流管制措施,就可以緩解春秋二祭的人流;6年來政府仍然接納該評估。
沙田區議會衞生及環境委員會昨召開會議,兩年前反對興建龕場的民建聯黃冰芬表示,運輸署雖估計只有30%人坐巴士、小巴等交通工具前往龕場,但因區內巴士及小巴班次本就不多,擔心石門居民屆時無車可搭,建議設穿梭巴士疏導。
民建聯招文亮稱,假設拜祭者中1%至5%人會駕駛私家車,都足以塞爆石門,希望當局多做配套。新民黨黃嘉榮則稱,如果車龍塞爆石門,可能延伸至沙田市中心並癱瘓沙田交通。公民黨容溟舟亦指,鄰近龕場的碩門邨二期,長期有私家車停泊,擔心到了春秋二祭更嚴重。惟與會政府代表未有作出任何承諾,食環署副署長(環境衞生)黃淑嫻僅表示,會參考議員意見及繼續跟進。
■記者于健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