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像個偽命題,因為古天樂從冇過時,又何來「再流行」?
不過,古天樂的舊日歌舞,又的確被再提出來,由容祖兒新作改編他在2000年的《今期流行》,MV更有港日少女拿着Walkman和Game Boy等舊物,再跳當年被人笑指如請神上身的舞姿;MV高潮,是古天樂現身,僅戴墨鏡而不流滴汗,再由舞蹈員包圍狂跳,就成熱話。
其實古天樂舊歌再現,兩年前100毛宣傳信用卡亦已登場,又有惡搞《今期流行》。有說這首歌因為「騎呢」而被愛,二次創作必然,遑論古天樂彷彿唱得有氣無力而與樂壇失之交臂,卻又竟教人不停「懷舊」僅十多年前的《男朋友》或《像我這一種男人》。
觀眾雖云欣賞古天樂俊朗外觀和處事作風,可都半帶戲謔而為他的歌舞捧腹。不過值得思考的,是古天樂其實更體認了本地流行文化的包容胸襟,因為他幾曾年幼犯案、曬燈變黑,以及用普通話把「輪胎」說得如港式粗口的廣告!
曬黑轉型成功
先說年少犯案,是古天樂在1994年正式入行時,到不少節目接受訪問(包括《都市閒情》)自白,說自己少年時誤交朋友,試過搶劫而要接受感化。當年不少節目主持都讚他坦白,甚至用作「教材」,以見這個初入行美男,曾有犯案經歷,卻改過自新。雖說預見他被大台力捧,而自揭過去也可避免後來被「翻案」抹黑,但當年他都讓觀眾鼓舞。
抹黑不成,曬黑有理,是1997年古天樂的「立即變黑亦得」,完完全全由皮膚慘白如演上「貧血楊過」,脫胎成黝黑美肌的尋秦刑警!在此之前,觀眾雖云他是俊男,但那種透白與咬字不清演出,略嫌失色;不過就只一年間,古天樂由「天地白臉男兒」,真如飾演消防員而走入烈火中心,燒得焦黑,卻更加亮麗。不過說得明白,那是如同整形的改造工程。
然而整形不止,是轉型為上,古天樂走入2000年中藝人北上賺人仔的主流,內地廣告接踵而來,還未計中港合拍片的大市場。2009年的輪胎廣告,令古天樂與曹仁超齊名,被香港人在網上翻片追看,視為生活減壓。不過即使全城哄動,卻似乎從來沒有說法,批評古天樂勉力北上,可又咬字不正,自慚形穢。沒有,是因為笑聲疏導了香港人面對內地強勢的敵我想像?非也,而是那段時間,未有如同今天的狹隘衝突。
看古天樂的少年犯案、皮膚變黑以及北上咬字,其實正是藝人的過去、改造,甚至不必然被認同的轉型(對照不少藝人在內地節目亮相都被批評),原來在僅僅十多年前,本地流行文化與觀眾都有相對包容胸襟,接納隨時在今日會被寫衰的藝人眾生相!因此說「如果古天樂再流行」,其實好應為幾曾在香港娛圈的「寬大為懷」,尋找那消失的養份,聽出古天樂的歌舞,更加擲地有聲。
撰文:陳嘉銘
本欄逢周二刊登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
不過,古天樂的舊日歌舞,又的確被再提出來,由容祖兒新作改編他在2000年的《今期流行》,MV更有港日少女拿着Walkman和Game Boy等舊物,再跳當年被人笑指如請神上身的舞姿;MV高潮,是古天樂現身,僅戴墨鏡而不流滴汗,再由舞蹈員包圍狂跳,就成熱話。
其實古天樂舊歌再現,兩年前100毛宣傳信用卡亦已登場,又有惡搞《今期流行》。有說這首歌因為「騎呢」而被愛,二次創作必然,遑論古天樂彷彿唱得有氣無力而與樂壇失之交臂,卻又竟教人不停「懷舊」僅十多年前的《男朋友》或《像我這一種男人》。
觀眾雖云欣賞古天樂俊朗外觀和處事作風,可都半帶戲謔而為他的歌舞捧腹。不過值得思考的,是古天樂其實更體認了本地流行文化的包容胸襟,因為他幾曾年幼犯案、曬燈變黑,以及用普通話把「輪胎」說得如港式粗口的廣告!
曬黑轉型成功
先說年少犯案,是古天樂在1994年正式入行時,到不少節目接受訪問(包括《都市閒情》)自白,說自己少年時誤交朋友,試過搶劫而要接受感化。當年不少節目主持都讚他坦白,甚至用作「教材」,以見這個初入行美男,曾有犯案經歷,卻改過自新。雖說預見他被大台力捧,而自揭過去也可避免後來被「翻案」抹黑,但當年他都讓觀眾鼓舞。
抹黑不成,曬黑有理,是1997年古天樂的「立即變黑亦得」,完完全全由皮膚慘白如演上「貧血楊過」,脫胎成黝黑美肌的尋秦刑警!在此之前,觀眾雖云他是俊男,但那種透白與咬字不清演出,略嫌失色;不過就只一年間,古天樂由「天地白臉男兒」,真如飾演消防員而走入烈火中心,燒得焦黑,卻更加亮麗。不過說得明白,那是如同整形的改造工程。
然而整形不止,是轉型為上,古天樂走入2000年中藝人北上賺人仔的主流,內地廣告接踵而來,還未計中港合拍片的大市場。2009年的輪胎廣告,令古天樂與曹仁超齊名,被香港人在網上翻片追看,視為生活減壓。不過即使全城哄動,卻似乎從來沒有說法,批評古天樂勉力北上,可又咬字不正,自慚形穢。沒有,是因為笑聲疏導了香港人面對內地強勢的敵我想像?非也,而是那段時間,未有如同今天的狹隘衝突。
看古天樂的少年犯案、皮膚變黑以及北上咬字,其實正是藝人的過去、改造,甚至不必然被認同的轉型(對照不少藝人在內地節目亮相都被批評),原來在僅僅十多年前,本地流行文化與觀眾都有相對包容胸襟,接納隨時在今日會被寫衰的藝人眾生相!因此說「如果古天樂再流行」,其實好應為幾曾在香港娛圈的「寬大為懷」,尋找那消失的養份,聽出古天樂的歌舞,更加擲地有聲。
撰文:陳嘉銘
本欄逢周二刊登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