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告別菜街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29日 12:35
2018年07月29日 12: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十八年來,一直是本港街頭表演樂園的西洋菜南街行人專區,將在今晚10時後曲終人散。歌聲舞影消逝在燈火闌珊處,歡樂昇平地還原為人車匆匆來去的街巷。一切喧鬧將回歸平靜,有人為街頭表演的興衰轉變不勝欷歔,依依不捨。也有人只是過客,早已轉身另覓舞台。這裏是旺角街頭,這是最後的一夜。
記者:李雨夢 李思潁 麥志榮
殺街前夕的下午4時,西洋菜南街行人專區開放,天仍未黑,各路人馬紛紛架起舞台,觀眾也早已擔好凳仔搶佔位置。一浪浪的歌聲響起,越夜越熱鬧,不同攤檔前聚攏了大群人。表演攤檔中還夾雜了塔羅、紋身彩繪、影相攤檔,一樣有數十人排隊。整條菜街約有30個檔口,近3,000多人在流連,好像表演會永遠繼續下去。但政府已宣佈菜街行人專區將於8月4日終止,今天便是行人專區最後一天。
臨別依依,在菜街演唱6年的Lisa直言感到不捨,「旺角係好就腳嘅地方,老人家冇咩節目都會落嚟聽吓歌,紓緩下心情,同埋呢度好有香港特色,表演帶旺埋呢一區嘅商舖」。Lisa指,現時仍未知將來會於何處繼續演唱,「暫時都冇諗,都有一班歌迷,之後都唔知點再唱畀佢哋聽,所以佢哋今晚點都要嚟」。在菜街另一角,有檔口的表演者唱着《萬水千山總是情》和《友誼之光》,彷彿為這條街送上離別之歌。
前年聖誕才開始在菜街唱歌的「旺角思思」直言沒太大傷感,「當初係朋友介紹先嚟唱歌,轉過幾個檔口,依家算係自立門戶」。她透露已有餐廳邀請她駐場演出,「如果到時觀眾想聽我繼續唱歌,可以去餐廳到聽,喺油麻地,好近」。
八両金撐場 籲支持街頭文化
藝人八両金帶同兒子前往歌手楊峰的檔口撐場,八両金嘆道,菜街是香港街頭文化代表,「呢到就好似平民夜總會咁,亦都代表香港嘅風雨,都幾似我一生嘅經歷」,希望政府支持街頭文化。楊峰指政府殺街決定太倉卒,「佢應該諗吓點樣安置街頭表演者,而唔係咁樣一刀切」。
自2014年雨傘運動後,鳩嗚團風雨不改在西洋菜南街擺檔,成員細儀表示,3年來見證旁邊檔口變化,「多咗好多檔唱歌,好多大媽,由街頭至街尾都喺,嘈到連人講咩都聽唔到」。她表示殺街後不會離開,會堅持留下表達不滿政府的訴求,只會把檔口「擺入少少」,以免阻街。
政府殺街是由於居民及商戶不滿。在菜街住了30年的劉太直言對殺街一點不覺可惜。她多年來投訴了多次,「嘈到我晚晚都瞓唔到」。她亦不懂得欣賞街頭表演,「有啲喺賣唱,啲人畀錢啲大媽,好似好唔乾淨咁」。但也有街坊稱已習慣了表演聲浪,關上窗後都可以接受。住了10年的姚小姐認為:「有表演係會熱鬧啲,但因為越嚟越多人,彼此有競爭先大聲咗」。
店員不滿阿叔成日唱《Beat It》
在2樓體育用品店工作的職員黎先生則贊成殺街:「有個阿叔成日唱Michael Jackson首《Beat It》,不斷beat it真喺有啲燥」。售賣電子零件的地舖負責人葉先生卻覺得表演聲浪可以接受,「最多都喺講嘢要大聲啲」。他認為這種街頭表演是香港特色文化,擔心少了遊客前來,令人流減少,影響生意。樓上書店職員劉小姐表示,關上窗依然覺得嘈吵,但為一班認真表演的藝人感到可惜,「真喺有啲表演者用十年功力,用心表演畀大家睇」。她批評政府沒有一個妥善的管理制度,導致到現時混亂局面。
香港人又愛又恨,外地人又有何觀感?第一次來到香港旅遊的江西遊客許小姐在看完表演後認為表演很「活躍」,感受「香港很繁華」。她認為如果聲浪過大擾人,香港政府應另外安排地點讓他們表演。
無論如何,晚上10時,行人專用區的開放時間結束,警方與食環署隨即要求表演者及途人回到行人路上,馬路恢復通車,就像是為了今晚正式「殺街」進行了一次預演。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