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十年捧場客失樂園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29日 12:35
2018年07月29日 12: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旺角殺街】「傷心過後,要走的始終都要走……」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下稱菜街)的歌聲喇叭聲,今晚迎來最後一夜。擾民噪音告一段落,有人歡喜;失去一大平民娛樂消遣地,有人不捨。長情歌迷捧場數年甚至十年,每個星期風雨不改準時菜街報到,臨別依依,有甚麼最為不捨?
記者:黃翠儀 葉靜儀
現年74歲半退休人士楊生是土瓜灣居民,年多前經朋友介紹得知菜街「有歌聽」,自此每逢周末大都到場欣賞,同時利用自己專業音響知識,為好友表演者季林(藝名)打點表演設備。他指每次花費約百多元,「每檔畀幾十蚊咁」,在此認識了一些朋友,大都是60多歲退休人士,笑言聽歌之餘,「條街咁旺,靚女都多啲啦」。他更嘗試為一些表演者抱不平,「標籤大陸落嚟唱歌嗰啲,年紀又有返咁上下,40歲以上嗰啲叫佢做大媽,其實本港都有4、50歲嚟呢度唱啦!」
轟政府斬腳趾避沙蟲
對於殺街,他不捨得,「因為以後無咗個地方,唔知去邊度」,日後和朋友較少機會見面。他形容到菜街是退休人士可參加的活動之一,「唔使用腦筋又唔使用體力,咁樣去聽吓歌幾enjoy吖」。今晚他將到菜街與朋友合照,「留念吖嘛,起碼都知道最後一日……將來有啲回憶囉,係嘛?」
專誠由新界到來捧場的菜街常客余先生,自言每逢周末假日都風雨不改現身,習慣已維持約10年,他形容「多數嚟呢度,大家叫做喺度有朋友嘅感覺」。面對殺街,他直言「都有種失落感」,指菜街是「好好消磨、幾好玩嘅地方」,提到因自己懂得彈琴,有時會到場「客串吓」。他批評政府「平時又唔管理,到有問題又唔諗辦法,一殺殺咗佢(菜街)就算數」,形容政府只是斬腳趾避沙蟲。
在菜街某護膚品店兼職的鍾小姐慨嘆,殺街以後會「失去一啲應有嘅特色」,但她笑言「唱得唔係幾好聽嘅,我唔會唔捨得嘅;或者係唱得比較難聽嘅時候呢,就覺得好嘈」。對於有區議員早前試行模擬規管行人專用區,鍾小姐認為「如果分貝管制到就好,但仲有一啲枱底交易都要睇埋」。她說今日或會在戲院門口附近留影,記低最後一日。
住大埔的陳先生亦是菜街常客,閒時會在固定攤檔表演跳舞,「玩咗8、9年」。作為退休人士,他指生活百無聊賴,但在旺角可欣賞別人演出,又可跳舞自娛一番,時間會過得快些,坦言「吹吓水、表吓演,然之後去酒樓,咁又一日啦」,並指在菜街消遣「經濟啲」。
盼尖東成新表演地
對於現有表演者,陳先生「希望政府搵撻適合嘅地方,畀所有嘅朋友或者fans,大家喺一個聚會裏面」。他又促請政府考慮發牌,以規管表演者噪音問題,現在噪音問題嚴重,「所謂多咗『大媽檔』,開啲音量就大聲啲,而且每一檔距離又相當之近,大家一齊output,影響商舖同行人」。至於表演者未來的去向,他認為揀選尖東海旁較西九好,因為尖東的天星碼頭有交通直達,至於西九文化中心,他坦言「行到去都差唔多半粒鐘,搭車又要行,好唔方便」。
菜街側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