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幪面超人神還原Coser Pro到入演藝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28日 09:32
2018年07月28日 09:32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Cosplay人物】
講到cosplay服裝造工,隨意向ACG圈中人打聽,阿Fan的名字大概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幾人之一。待親眼見到實物,才知盛名之下無虛士。無論是頭盔、胸甲、抑或護脛,在燈光映照下質感十足,分色細膩而造型立體,彷彿片集中的幪面超人降臨現實世界。細問之下,18歲小伙子造皮套道具已有5年經驗,更憑手藝獲演藝學院取錄。深究其鑽研因由,卻是天真又簡單:「見到自己造咗套嘢出嚟,嘩真係好頂癮!」
記者︰佘錦洪
「特攝」本義為特殊攝影技術,但在日語中,則專門指以實景拍攝的超現實或科幻片集,阿Fan鍾情的《幪面超人》(Kamen Rider,暱稱「拉打」)就是特攝片的其中一例,「細個喺電視度睇到《幪面超人Decade》,覺得首歌幾好聽,於是就追返嚟睇」。因聽覺結緣,但他反而被當中的戲服吸引,「覺得啲皮套好靚」,從此「入坑」成為系列愛好者。
阿Fan稱小時候已經會按着動畫或特攝片中的內容,製作武器或道具等小配件,「喺手工上面有小小天份」。但真正由頭到腳造全套戲服,則始於5年前,「入咗啲整衫嘅(網上)群組,跟住網上啲教學,自己去諗點整」,前後僅花一個星期就完成第一套親手造的拉打皮套,成果卻是不堪回首,笑言:「基本上係連個型都錯晒。」
「冇整呢啲 可能冇朋友」
Coser對於忠於原著有一份執着。阿Fan表示,特攝片與其他動漫作品最大分別,在於前者是「真有其衫」,有專門的皮套師製作戲服,所以自己造出來的皮套是否像真「對一對就知」。為忠實還原原作,他連活動幅度、能否擺出招牌動作等,在設計時都要納入考慮,為此更曾專程到訪日本京都的東映太秦映畫村,只為近距離一睹拍攝拉打戲服真容。
以今年製作的幪面超人Evolt為例,阿Fan首先會在白紙畫出紙樣,再移印到戲服常用的EVA膠上,剪出需要的部份,用熱風槍屈出弧度並定型,再以黃膠黏合成型。他選擇以亮面人造皮革代替顏料上色,以還原原作金屬質感。去到頭盔部份尤其嚴謹,他採用成本較高的玻璃纖維倒模製作頭盔,「因為日本都係咁做」,前後失敗數次才完成,更花上個半月時間打磨,亦令整套服裝的成本由原本數千元飆至過萬元。「整到出嚟,個效果係值得嘅」。
製作不易,要穿上更需無比意志,因為不論是EVA膠抑或人造皮,均屬不透氣而保溫能力差的材料,夏天焗冬天凍。訪問當晚氣溫約30℃,阿Fan剛套上胸甲已經汗流浹背,更隨即向記者下達封殺令,「唔好影個樣」,除了是注重個人形象,大概是想旁人留意其作品,「如果出一套幪面嘅嘢,睇唔到個樣,大家就會將焦點放喺全身」,頓了一頓,又補充:「戴住頭盔,唔靚仔都唔會俾人笑。」
阿Fan予人一種鄰家男孩的感覺,面對鏡頭時靦腆,少許緊張亦有少許不自信,與Coser外向的形象截然不同。對於這一點,他自己大概也有同感,「如果冇整呢啲嘅話,我依家可能一個朋友都冇」。通過Cosplay,阿Fan獲得了不少人賞識,「滿足感係嚟自啲人嘅讚賞囉,啲人會話好還原啊,整得好靚咁,雖然我就唔覺得嘅……仲有進步嘅空間囉」。
面試官︰整到咁唔使嚟讀
17、18歲,正是人生的交叉點。阿Fan去年考畢DSE後未有繼續升學,而是斷續打散工,直到今年5月在朋友鼓勵下,提起勇氣報讀演藝學院,結果順利獲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取錄,「直接帶套甲過去畀佢(面試官)睇,佢第一個反應就係話『你整到咁唔使嚟我哋度讀』,佢話其實冇乜嘢可以教我。」他認為想技術進步,讀書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都係打返好個底,始終我都淨係上網學」,希望來年動漫節可以應用到新的技巧,「會試吓啲更廣泛嘅嘢,但可能未必係拉打」。
花心機花時間造出成品,阿Fan的初心相當簡單,「好似藝術家咁,見到件嘢好靚,好想親手令到呢件嘢誕生出嚟」,更希望可推廣拉打,令人知道所謂的超人不是不停打怪獸、英雄救美咁簡單,「其實每一套特攝都十分之有深度,有意想不到嘅劇情,古仔背後有獨特意義,平常睇開TVB嘅人無法想像」。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