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BB成晚扭計不肯睡覺,令父母們擔心又煩惱,甚至令睡覺成為難搞的「家庭問題」。專家指幼嬰每日睡得多但每次睡得短,要到4至6個月才可連續睡6小時或以上,建議從小助孩子分辨日與夜,建立睡眠規律,讓他們明白瞓覺要靠自己,就算半夜醒來不用依賴他人也可以「瞓得番」。
特約記者︰張意宇
根據國際睡眠基金會建議,剛出生到3個月大的新生兒,每日的睡眠時間為14至17小時,4至11個月大則要12至15小時,1、2歲的幼兒則需11至14小時。隨年紀長大,睡眠時間逐漸減少至成年人的7至9小時。
兒科專科醫生嚴德文表示,日間學的東西在睡覺時鞏固為記憶,睡得差會影響學習,亦會影響控制生長的褪黑色素的分泌。他稱小朋友不肯睡或睡得差有很多原因,初生至6個月大的孩子,可以因為肚餓而醒來,亦可能是冚太多被或穿太多衣服而熱醒,但若經常醒來或睡得差,便要提防是病患所致,例如持續鼻塞、夜咳及氣促等,可能是氣管敏感或鼻敏感所致,大一點的小朋友則可能受睡眠窒息症影響。
嚴德文稱,家長要了解小朋友的睡眠模式,特別是初生嬰兒,由淺層睡眠到深層睡眠的循環較短及較頻密,每次由深層轉到淺層睡眠時也會較易醒來,若小朋友習慣及知道要靠自己再次入睡,便不是問題,但若他們有一些特定的睡覺條件,例如飲住奶樽或被搖抱才能入睡時,「睡到一半醒咗,冇咗樽奶或者冇人抱就瞓唔返」。
有睡意即放落床 按摩紓緩腸痛
嚴指,家長可以抱起BB哄睡覺,但在他有睡意而未睡着時放落床,讓他在床上自行入睡,慢慢便能建立瞓要靠自己的習慣,就算半夜醒來不用依賴他人也可再次入睡。假如小朋友真的需要物件陪伴入睡,可改用小被或公仔代替奶嘴及奶樽。孩子4至5個月大便要開始建立規律,否則越大才訓練便越費勁。
本身是註冊護士的陪月一站顧問陳雪麗指出,BB每日睡得多但每次睡得短,大約只有兩小時,直至4至6個月大才可連續睡6至8小時。所以BB半夜醒來是正常,但就可能引起BB不肯睡覺的錯覺。她稱,BB分不清日與夜,需由成人幫分辨,例如日間有環境聲音,到夜晚便應調暗燈光,環境亦要較靜,令孩子逐漸明白夜晚要睡覺的作息規律。
另外,由於BB的器官未發育成熟,出現腸痙攣時便會因為絞腸痛而整晚扭計,若持續三周,每周有兩至三晚,每晚喊足兩、三小時,便要懷疑是腸絞痛所致。她稱,問題一般在3、4個月大時便會自行痊癒,而適當的按摩可以紓緩BB不適。
特約記者︰張意宇
根據國際睡眠基金會建議,剛出生到3個月大的新生兒,每日的睡眠時間為14至17小時,4至11個月大則要12至15小時,1、2歲的幼兒則需11至14小時。隨年紀長大,睡眠時間逐漸減少至成年人的7至9小時。
兒科專科醫生嚴德文表示,日間學的東西在睡覺時鞏固為記憶,睡得差會影響學習,亦會影響控制生長的褪黑色素的分泌。他稱小朋友不肯睡或睡得差有很多原因,初生至6個月大的孩子,可以因為肚餓而醒來,亦可能是冚太多被或穿太多衣服而熱醒,但若經常醒來或睡得差,便要提防是病患所致,例如持續鼻塞、夜咳及氣促等,可能是氣管敏感或鼻敏感所致,大一點的小朋友則可能受睡眠窒息症影響。
嚴德文稱,家長要了解小朋友的睡眠模式,特別是初生嬰兒,由淺層睡眠到深層睡眠的循環較短及較頻密,每次由深層轉到淺層睡眠時也會較易醒來,若小朋友習慣及知道要靠自己再次入睡,便不是問題,但若他們有一些特定的睡覺條件,例如飲住奶樽或被搖抱才能入睡時,「睡到一半醒咗,冇咗樽奶或者冇人抱就瞓唔返」。
有睡意即放落床 按摩紓緩腸痛
嚴指,家長可以抱起BB哄睡覺,但在他有睡意而未睡着時放落床,讓他在床上自行入睡,慢慢便能建立瞓要靠自己的習慣,就算半夜醒來不用依賴他人也可再次入睡。假如小朋友真的需要物件陪伴入睡,可改用小被或公仔代替奶嘴及奶樽。孩子4至5個月大便要開始建立規律,否則越大才訓練便越費勁。
本身是註冊護士的陪月一站顧問陳雪麗指出,BB每日睡得多但每次睡得短,大約只有兩小時,直至4至6個月大才可連續睡6至8小時。所以BB半夜醒來是正常,但就可能引起BB不肯睡覺的錯覺。她稱,BB分不清日與夜,需由成人幫分辨,例如日間有環境聲音,到夜晚便應調暗燈光,環境亦要較靜,令孩子逐漸明白夜晚要睡覺的作息規律。
另外,由於BB的器官未發育成熟,出現腸痙攣時便會因為絞腸痛而整晚扭計,若持續三周,每周有兩至三晚,每晚喊足兩、三小時,便要懷疑是腸絞痛所致。她稱,問題一般在3、4個月大時便會自行痊癒,而適當的按摩可以紓緩BB不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