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私營年金保證回報或不足2%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26日 16:18
2018年07月26日 16:18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政府推出公共年金後,保險公司乘勢推出延期年金產品,不過宣傳多樣化,計劃書有些寫到保費11萬美元,最終收回100萬美元,總回報達981%,無不令受眾動容。惟若只看總回報,漠視年金累積期、收取期,消費者有機會蝕底;保險公司年金亦甚少公佈計入「時間值」的重要指標內部回報率(IRR),而計算後,這些產品保證回報率竟不足2%。
銷售文件未有列出IRR
所謂IRR,實際是投入一筆保費後,經過累積期,直至某年期後獲得年金直至身故,所計算出的回報率。現時保險公司樂於公佈沒有計入時間值概念的總回報及年金率,在銷售文件上未有列出IRR,保險產品比較平台10Life創辦人倫沛然接受訪問時說:「政府公共年金都計咗IRR出嚟囉,唔係好難計,但計出嚟IRR如果唔夠2%,對比總回報400%,你話邊個會好sell啲?」
本報翻查延期年金銷售文件,包括永明金融「安逸自主年金計劃」、宏利香港「靈活自在年金計劃」、國壽海外「退休65保險計劃」等,部份例子只列出年金率或總回報,惟從未提及IRR。
記者嘗試去詢問上述保險公司代理這些產品的IRR,當中宏利代理說:「其實(IRR)最高就去到7%嘅,不過(宏利年金)連埋非保證嘅,可跌可升。」另一永明代理介紹產品時說:「我哋回報靚仔過公共年金,因為我哋有非保證嘅成份囉。」
10Life從產品宣傳單張及建議書取得數據,以計算年金產品IRR,當中宏利年金保證回報為1.5%,非保證回報為3.1%,共4.6%,而非有7%。永明年金保證回報率稍勝宏利,為2.4%,而非保證回報率一項為1.6%,共4%,上述代理稱其產品勝公共年金,惟按同一標準,公共年金IRR為4%,而且是保證回報。
倫沛然說,若宣傳文件可將部份參考例子「標準化」,並公佈IRR,最終延期年金可以互相比較,從而得知優劣,「買冷氣你都會比較啦,何況講緊30年嘅投資。」他認為監管當局應設立「延期年金IRR計算機」,讓一般人能較易比較。保監局發言人指出,除現行指引外,合資格延期年金須遵守一系列披露規定,包括在銷售文件中清楚披露產品保證及總內部回報率,供市民評估和比較,才作出購買決定。
記者:周家誠 陳家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