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本港富豪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有份、專門研發人造肉(或稱植物肉)的企業Impossible Foods,過去一直為頭號產品、全植物漢堡Impossible Burger的關鍵成份「黃豆血紅蛋白」(Soy Leghemoglobin),爭取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認可。拉鋸逾4年,當局終肯確認該款蛋白屬「安全食用」,外界預料消息有助該款漢堡加快進佔海外市場;本港專家認為,今次是合成食物日後成為世界潮流的一個里程碑。
港有16個Impossible Foods零售點
2011年於美國成立的Impossible Foods,著名投資者包括李嘉誠、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等。企業的生招牌是人造肉,即以全植物成份製作的肉;主要成份為黃豆血紅蛋白,內含一種類似血紅素的物質「Heme」,使人造肉的口感、質感都與一般牛肉相近,並能釋放類似血色的鮮紅色澤。企業曾指出,生產人造肉排放的溫室氣體,較生產一般肉類低87%。
Impossible Foods於4年前嘗試闖關,向FDA申請認可,但被質疑這種透過工業程序、混合氯化鈉、抗壞血酸鈉及多種植物蛋白質而成的黃豆血紅蛋白,有否足夠證據證明對人體無害。經多番拉鋸及新增研究,FDA日前終放行,發出「基本確認安全認證」,認為對人體健康沒壞影響。但因有黃豆成份,生產時或需貼上「有可能致敏」的標籤。Impossible Foods表示歡迎,並指會繼續為食物安全把關。
理大食物安全及科技研究中心副總監梁嘉聲表示,人造肉屬合成食品,除了生產程序更環保,亦增加了食物的可持續發展機會,「某程度上係解決糧食危機嘅一種方法,特別係地球仲要面對人口增加、水資源減少等問題」。他指隨着合成食物的發展逐漸受關注,未來或更多新型食物出現,不排除成為潮流。現時美國有近3,000個售賣Impossible Foods的零售點;本港則有約16個。企業創辦人Patrick Brown年初受訪時曾透露,人造肉革命之路非常遠大,除了牛肉,雞、豬、魚肉也是仿製目標,當中人造魚肉有機會最快試驗成功。
環保組織依然對黃豆血紅蛋白的安全有保留,美國地球之友曾指這種基因改造蛋白始終是一種新的食物成份。
■記者于健民
港有16個Impossible Foods零售點
2011年於美國成立的Impossible Foods,著名投資者包括李嘉誠、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等。企業的生招牌是人造肉,即以全植物成份製作的肉;主要成份為黃豆血紅蛋白,內含一種類似血紅素的物質「Heme」,使人造肉的口感、質感都與一般牛肉相近,並能釋放類似血色的鮮紅色澤。企業曾指出,生產人造肉排放的溫室氣體,較生產一般肉類低87%。
Impossible Foods於4年前嘗試闖關,向FDA申請認可,但被質疑這種透過工業程序、混合氯化鈉、抗壞血酸鈉及多種植物蛋白質而成的黃豆血紅蛋白,有否足夠證據證明對人體無害。經多番拉鋸及新增研究,FDA日前終放行,發出「基本確認安全認證」,認為對人體健康沒壞影響。但因有黃豆成份,生產時或需貼上「有可能致敏」的標籤。Impossible Foods表示歡迎,並指會繼續為食物安全把關。
理大食物安全及科技研究中心副總監梁嘉聲表示,人造肉屬合成食品,除了生產程序更環保,亦增加了食物的可持續發展機會,「某程度上係解決糧食危機嘅一種方法,特別係地球仲要面對人口增加、水資源減少等問題」。他指隨着合成食物的發展逐漸受關注,未來或更多新型食物出現,不排除成為潮流。現時美國有近3,000個售賣Impossible Foods的零售點;本港則有約16個。企業創辦人Patrick Brown年初受訪時曾透露,人造肉革命之路非常遠大,除了牛肉,雞、豬、魚肉也是仿製目標,當中人造魚肉有機會最快試驗成功。
環保組織依然對黃豆血紅蛋白的安全有保留,美國地球之友曾指這種基因改造蛋白始終是一種新的食物成份。
■記者于健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