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貿易戰】美國總統特朗普打起「美國優先」旗幟,向多國的鋼鋁材、農產品等加徵關稅,招致多國實施報復措施。特朗普政府前天宣佈向受貿易爭端影響的農民提供120億美元(約936億港元)補助,相當於首次承認挑起貿易爭端正傷害美國人,亦反映特朗普堅持採用關稅戰略。
美國農業部長帕杜表示,為了「協助美國農民應對非法的報復性關稅」引致估計的110億美元(約858億港元)損失,當局決定撥出120億美元直接補助農民。他表示:「這是短期解決方案,好讓總統與他的政府有時間協商長遠的貿易協議。」
政府回購過剩農產品
帕杜指撥款毋須國會審批,而是經由一個1930年代應對「經濟大蕭條」而設立的農業部「商品信用公司」執行,除了直接給受影響的農民發款,也會向農民購買過剩產品,用於食物銀行或其他糧援計劃。此外政府也會尋求打開新市場。
農業部官員指,計劃細節仍在敲定,目標是9月起實行,而補助金額將要等收成後視產量決定,但預期最受貿易糾紛影響的大豆農會獲最多補貼;過去兩個月大豆價格已勁減18%。
至於其他受助者還有高粱、粟米、小麥和棉農,以及乳牛和豬農;至於政府會收購的過剩產品則包括某些水果、堅果、米、莢豆、乳製品、牛肉和豬肉。而現時各類農作物中小麥已收成,因此小麥農會最先獲發款項。
帕杜形容今次行動「堅定表明,其他國家不能欺壓美國的農產品生產商,逼美國屈服」。他說:「其他國家該停止以非法關稅作為報復的劣行才正確。」
由於特朗普對價值數百億美元計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導致中國鎖定美國農產品徵收報復性的關稅,以求打擊在前年美國大選中撐特朗普的農業州,這一着令到參加今年11月中期選舉的共和黨人深感憂慮。但政府對農民進行補助,並未受到共和黨人一致歡迎。
有意見認為化解貿易糾紛才是最終的解決方法,亦有共和黨人批評,補助農民計劃正正跟共和黨一向反對政府做大規模援助的立場相違背。內布拉斯加州參議員薩斯譏諷計劃有如花巨款打造「黃金枴杖」。他說:「美國農民不想收錢而落敗,而是希望食品有人吃而取勝。政府的關稅和救助不能讓美國再次偉大,而是令1929年(大蕭條時代)重臨。」
議員憂需補助其他行業
路易斯安那州參議員肯尼迪則擔心先例一開,其他受影響行業亦要補助。「政府對汽車製造商、石化工業和其他受關稅衝擊的行業……得一視同仁。」
特朗普昨早推文則炮轟「中國針對美國農民……邪惡之舉必將失敗」。他前日捍衞自己的貿易策略,推文盛讚「關稅最棒了!」,在密蘇里州出席活動發言指其政策「最大得益者會是農民」,與各經濟體重商貿易協議的「進度極佳」。他說:「等着瞧吧,耐心一點。」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美國農業部長帕杜表示,為了「協助美國農民應對非法的報復性關稅」引致估計的110億美元(約858億港元)損失,當局決定撥出120億美元直接補助農民。他表示:「這是短期解決方案,好讓總統與他的政府有時間協商長遠的貿易協議。」
政府回購過剩農產品
帕杜指撥款毋須國會審批,而是經由一個1930年代應對「經濟大蕭條」而設立的農業部「商品信用公司」執行,除了直接給受影響的農民發款,也會向農民購買過剩產品,用於食物銀行或其他糧援計劃。此外政府也會尋求打開新市場。
農業部官員指,計劃細節仍在敲定,目標是9月起實行,而補助金額將要等收成後視產量決定,但預期最受貿易糾紛影響的大豆農會獲最多補貼;過去兩個月大豆價格已勁減18%。
至於其他受助者還有高粱、粟米、小麥和棉農,以及乳牛和豬農;至於政府會收購的過剩產品則包括某些水果、堅果、米、莢豆、乳製品、牛肉和豬肉。而現時各類農作物中小麥已收成,因此小麥農會最先獲發款項。
帕杜形容今次行動「堅定表明,其他國家不能欺壓美國的農產品生產商,逼美國屈服」。他說:「其他國家該停止以非法關稅作為報復的劣行才正確。」
由於特朗普對價值數百億美元計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導致中國鎖定美國農產品徵收報復性的關稅,以求打擊在前年美國大選中撐特朗普的農業州,這一着令到參加今年11月中期選舉的共和黨人深感憂慮。但政府對農民進行補助,並未受到共和黨人一致歡迎。
有意見認為化解貿易糾紛才是最終的解決方法,亦有共和黨人批評,補助農民計劃正正跟共和黨一向反對政府做大規模援助的立場相違背。內布拉斯加州參議員薩斯譏諷計劃有如花巨款打造「黃金枴杖」。他說:「美國農民不想收錢而落敗,而是希望食品有人吃而取勝。政府的關稅和救助不能讓美國再次偉大,而是令1929年(大蕭條時代)重臨。」
議員憂需補助其他行業
路易斯安那州參議員肯尼迪則擔心先例一開,其他受影響行業亦要補助。「政府對汽車製造商、石化工業和其他受關稅衝擊的行業……得一視同仁。」
特朗普昨早推文則炮轟「中國針對美國農民……邪惡之舉必將失敗」。他前日捍衞自己的貿易策略,推文盛讚「關稅最棒了!」,在密蘇里州出席活動發言指其政策「最大得益者會是農民」,與各經濟體重商貿易協議的「進度極佳」。他說:「等着瞧吧,耐心一點。」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