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鰂魚涌海裕街臨海私人用地,按原規劃方案擬建成25層高工廈,發展局與發展商擬透過原址換地換取保留10米闊的海濱長廊。發展商代表出席東區區議會會議時透露,新方案擬建4幢酒店及1幢寫字樓,提供少於400個酒店房間,樓宇高度會較現時地皮高限增兩成至42米。多名區議員不滿方案,質疑是官商勾結,指換地後地皮升價10倍,若發展商再加高大廈是「攞盡着數」。
昨日東區區議會規劃、工程及房屋委員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計劃,馬梁建築師事務所執行董事梁世雄代表發展商「太平協和」介紹方案,新方案下將興建5幢不規則建築物,包括4幢11層高酒店,提供少於400個房間,及一幢樓高8層寫字樓;地下設平台、餐飲設施及購物街,一樓平台設24小時開放觀景台,亦擬建一條架空天橋通往太古坊。
大部份發言區議員均批評方案,工黨麥德正指是明益發展商及官商勾結,地主當年購入土地時明知是工業用地,「政府點解唔搵幅同級嘅工業用地畀佢?」
料換地後升值10倍
公民黨鄭達鴻質疑早前發展商仍在施工,7月便交出完整發展方案,進度之快令人質疑,「係咪一早準備好設計圖上區議會?」認為換地後地價隨時升值10倍達過百億元,政府無捍衞市民財產。
民建聯丁江浩稱方案是無可奈何接受,擔心交通難負荷,最反感是發展商要求在原本35米高限上加高至42米,「着數晒」;有議員認為樓宇設計似墳墓。梁世雄承認用地原本高限為35米,新方案擬加高至42米,因提供了綠化平台;若不加高,公眾將損失該平台。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張敏宜堅稱方案不是官商勾結,換地需補足地價,方案獲批後會按當時市價計算補價,強調「1蚊都唔會少」;又指發展商已獲批興建工廈,要有誘因發展商才會考慮換地。
■記者鍾雅宜
昨日東區區議會規劃、工程及房屋委員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計劃,馬梁建築師事務所執行董事梁世雄代表發展商「太平協和」介紹方案,新方案下將興建5幢不規則建築物,包括4幢11層高酒店,提供少於400個房間,及一幢樓高8層寫字樓;地下設平台、餐飲設施及購物街,一樓平台設24小時開放觀景台,亦擬建一條架空天橋通往太古坊。
大部份發言區議員均批評方案,工黨麥德正指是明益發展商及官商勾結,地主當年購入土地時明知是工業用地,「政府點解唔搵幅同級嘅工業用地畀佢?」
料換地後升值10倍
公民黨鄭達鴻質疑早前發展商仍在施工,7月便交出完整發展方案,進度之快令人質疑,「係咪一早準備好設計圖上區議會?」認為換地後地價隨時升值10倍達過百億元,政府無捍衞市民財產。
民建聯丁江浩稱方案是無可奈何接受,擔心交通難負荷,最反感是發展商要求在原本35米高限上加高至42米,「着數晒」;有議員認為樓宇設計似墳墓。梁世雄承認用地原本高限為35米,新方案擬加高至42米,因提供了綠化平台;若不加高,公眾將損失該平台。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張敏宜堅稱方案不是官商勾結,換地需補足地價,方案獲批後會按當時市價計算補價,強調「1蚊都唔會少」;又指發展商已獲批興建工廈,要有誘因發展商才會考慮換地。
■記者鍾雅宜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