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論勢:聚焦美歐貿易談判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25日 15:15
2018年07月25日 15:1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今日到訪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商討包括外交、反恐、能源及經濟增長等議題。市場普遍預期,會議最受矚目的焦點是貿易方面的討論,尤其是美歐就汽車關稅的談判。早前,特朗普稱歐盟對很多美國進口貨品仍有貿易壁壘,對美國並不公平,並揚言若歐美未達成公平的貿易協議,美國將再次向歐洲進口汽車徵收關稅。
截至目前為止,歐美雙方實施的關稅規模不大(附圖)。其中,美國自6月1日起向歐盟徵收的約72億美元鋼鋁關稅,僅佔歐盟對外出口商品的0.4%。若計及美國威脅向汽車及汽車零件徵收的20%(或25%)關稅,其所造成的影響將較鋼鋁關稅大,約佔歐盟對外出口的2.5%,但影響仍處於可控範圍之內。
事實上,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對經濟的間接影響,可能大於上述的直接影響。所謂間接影響,乃是指不明朗因素令企業押後及停止投資和招聘,並透過打擊市場氣氛而令金融狀況收緊,從而導致經濟動力減慢。在歐洲方面,一些商界的調查正顯示營商氣氛有所減弱。與此同時,美國聯儲局上周最新公佈的褐皮書亦顯示,美國越來越多製造商正憂慮關稅方面的新政策導致成本上升及供應受阻,並可能會影響當地通脹情況。
不過,從正面的角度來看,不論歐洲或美國,目前的營商信心水平仍屬處於高位。與此同時,一些緩衝因素似乎亦逐漸開始發揮作用。舉例來說,歐元至3月初兌美元已下跌近5%,這為歐洲出口帶來支持。另一方面,若貿易風險持續,而且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在美國方面)陸續浮現,則來自國內商界的壓力有機會增加,而特朗普政府的立場亦有機會軟化。
從歐盟的角度來看,顯然歐盟當局並不希望採取貿易反制措施。事實上,即使歐盟真的要作出報復行動,各國之間亦需要時間去達成共識。另一方面,近期歐洲委員會便倡議與其他主要汽車大國(如日本及韓國)合作,「多邊」削減汽車進口關稅,最終或有助於解決美國所投訴的不公平貿易關係問題。
雖然美國採取孤立主義,但環球各經濟體(例如日本、中國、印度及其他新興市場)其實近期正分別與歐洲達成更多雙邊貿易協議,讓歐洲貨品、服務及投資享有更佳的市場准入,這亦可帶來更多的貿易增長機遇。
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 Limited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投資附帶風險,過去的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本文件只提供一般性資料,文件內所載的觀點,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被視為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 Limited滙豐環球投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滙豐環球投資管理」)的促銷或建議。滙豐環球投資管理及滙豐集團對任何依賴本文而引致的損失概不負責。有意投資者應就個別投資項目的適合程度或其他因素尋求獨立的意見。本文件內的資料乃取自滙豐環球投資管理合理地相信為可靠的來源。然而,無論明示或暗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概不會就該等資料的準確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擔保或陳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